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调解一案、化解一片,卡斯中心法庭这样多元解纷
发布时间:2025-07-23  责任编辑:符晓

近日,保山市昌宁县人民法院卡斯中心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推行“示范诉讼”解纷机制和“1+1+1”解纷机制,畅通诉调通道,发挥典型案例引导作用,实现“调解一案、化解一片”的工作目标,让多元解纷工作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确保司法公正“加速抵达”。

示范引领,让矛盾化解有参照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运费,法院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近日,卡斯法庭受理了13起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罗某在线上运输平台下单运输货物,多名货车司机接单后将货物从四川资中运输至昆明晋宁,双方约定货物运送至目的地后,罗某线下支付运费。然而,货物运输完成后,罗某一直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运费,司机们无奈诉至法院。

经审查,承办法官发现该类案件系合同类群体性案件,被告属同一人,具有事实共通和争议焦点类似的特点,于是以类案裁判为“模板”,向双方当事人阐明生效裁判的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等依据,弥合意见分歧,最终妥善、高效地化解了该系列纠纷13起。

 

 

多元合力,让矛盾化解有温度

在卡斯中心法庭成功调解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被告杨某于2022年租了5家农户的土地用于种植甘蔗,一年后,土地因疏于打理而闲置。农户见此情况便将土地转租给他人,杨某得知此事后找到农户要求退还剩余两年的租金和青苗补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了解事情原委后,承办法官联系了5户出租农户,征得各方同意后,制定了“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调解员”的“1+1+1”多元联动调解方案。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从法理角度出发,分析案件在法律层面的合理性与证据的充足性;特邀调解员从情理角度切入,指出杨某在合同履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导5户农户设身处地体谅杨某的难处,退还剩余租金并给予适当的补偿。经过三个小时的深入沟通,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从13起运输合同纠纷的批量化解,到5户农户与租户的握手言和,都离不开法庭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的积极探索。下一步,卡斯中心法庭将不断探索和优化多元、联动、高效、便民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升司法为民的质量和效率,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