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昆明市寻甸县法院马街法庭:“码”上监督听民声 司法回访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05-16  责任编辑:汪雨春

自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寻甸县人民法院马街法庭积极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回应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新期待,不断提升服务当事人效率及温度,努力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满意。

案件处理“码上留痕”精准发力畅通诉讼节点

马街法庭聚焦诉讼服务中心扫码评价,将扫码评价工作贯穿立案、调解、诉讼全流程,从源头上汇聚工作合力,提高干警思想认识,形成规范工作、主动亮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统一流程。马街法庭在诉讼服务大厅显眼处摆放评价二维码、张贴扫码评价海报,介绍扫码评价流程和作用;同时,利用“送法进校园”“乡镇周四调解日”等活动精准发力,以“小码”搭建评价宣传“高速路”,营造浓厚的评价氛围,畅通诉讼节点。

  

异常评价“抽丝剥茧”有错必改破解工作痛点

马街法庭针对当事人扫码评价的“不满意”情况,第一时间由法庭负责人进行回访,对不满意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将回访发现的问题抽丝剥茧,对于回访发现多次出现的问题,聚焦其痛点,坚决有效化解。

马街法庭近期在立案过程中,多次收到部分当事人有关诉讼费方面的“不满意”评价,在回访后发现多名当事人被“网上律师”所误导,误以为交给对方代写诉状和网上立案的费用还包含法院诉讼费,故而当法院通知当事人需要预先缴纳诉讼费时,当事人自然给出了“不满意”的评价。马街法庭负责人在回访过程中及时对当事人展开释法说理,耐心告知当事人法院诉讼程序,并督促立案干警第一时间向当事人告知缴费程序,用“看得见的整改”换“摸得着的满意”。

数据驱动“对症下药”科学指导优化服务重点

马街法庭将扫码评价数据与案件处理结果、案件处理时长等信息关联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问题和规律,以实实在在的数据科学指导“病因”,找出当事人满意度较高的和不满意的环节,及时“对症下药”,确保“药到病除”。

  

针对当事人评价“办事慢”等问题,采取督促调解阶段提速增效以及紧盯审判阶段送达、结案等流程,科学加快案件调解审结速度,优化诉讼程序,减轻当事人诉累。“前天才交的起诉状,今天就调解成功了,还现场拿到了钱,没想到扫码评价真的管用!”到法庭调解的杨先生笑眯眯地说道。

小小的二维码,承载的是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今后,马街法庭将持续推动评价回访工作走深走实,努力实现审判质效与当事人满意度“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