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每逢农历三月,当地群众都会蒸制五彩斑斓的花米饭,密蒙花染金、紫蓝草着绛、枫香叶沁墨、蝶豆花点蓝、红蓝草描赤,这传承百年的五色匠心,恰似罗平县人民法院大水井法庭在基层治理中调制的“法治调色盘”。
近年来,大水井法庭以“五色”为笔,以“五治融合”为墨,绘就一幅政治领航、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赋能基层治理新“枫”景。
红色:政治领航,红蓝草染就的赤心
红蓝草染红的米粒,需经烈火熬煮方能成色。
大水井法庭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第一生命线”,打造“党建引领 山水融合”党建特色品牌,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法庭与当地基层党支部联创共建,组建“石榴树法宣志愿服务队”,实现法治宣传联动联合联讲。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组建“石榴籽矛调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建联盟实现乡镇矛盾纠纷联排联调联处。
黄色:法治保障,密蒙花一样温暖的耐心
花米饭中的黄色,来自山间采摘的密蒙花,需要反复揉搓才能浸透米粒,法庭的工作也是如此。
大水井法庭坚持多点发力,以“服务+”模式为当地群众办实事,“服务+一老一小”,搭建“一老一小”诉讼平台,提供“三优”服务;设立法庭“石榴籽”窗口,以便民“小切口”提升诉讼群众司法服务新体验;“服务+靶向施教”,定制专项法治宣传服务,实现法治课堂“精准滴灌”,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巡回审判”,“一月一巡回一普法”实现就地开庭、就地宣判、就地普法。
近三年,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宣传7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00余次,服务群众30000余人,实现辖区21个村(居)委会巡回审理全覆盖,辖区17所学校法治宣传全覆盖,一审服判息诉率99.97%,无一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
蓝色:自治强基,蝶豆花一样的温润
蝶豆花经过小火焖煮,才能变成深邃的蓝色,基层司法工作也是如此,要在刚性与柔性之间找到平衡。
法庭整合村(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网格员、乡贤“五老”等多元解纷力量,建立健全联系沟通机制、调解对接机制、培训座谈机制,变基层治理“末梢”为治理“前哨”,实现矛盾纠纷“早知晓、早参与、早化解”。因地制宜推进“无讼村”建设,弘扬家园和睦、勤劳致富等文明乡风。
法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协助辖区村(居)委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在陈家与谢家相邻通行纠纷中,部门联动初步化解后,双方缴纳履约保证金,通过保证金制度将“软性道德约束”转化为“硬性规则治理”,提升协议执行刚性,以自治激发共识,破解“案结事不了”的难题。
紫色:德治教化,如紫蓝草般浸润人心的智慧
紫蓝草染出的紫色花米饭,需要时间慢慢渗透。
大水井法庭注重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对于赡养抚养案件,侧重从尊老爱幼、父慈子孝说理;对于合同债务纠纷,侧重于诚实守信、平等交易说理;对于相邻纠纷,侧重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以和为贵说理。同时,筛选典型、新颖且社会效果好的案例进行宣传,大力弘扬司法裁判惩恶扬善功能。
近三年,法庭审结7件涉彩礼退还纠纷,主张健康文明婚恋观,积极倡导婚俗新理念;审结因恋爱关系产生的经济纠纷10余件,主张合法借贷,提倡情侣之间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审结提供劳务系列案,9天为8名农民工成功追讨工资15万余元。
黑色:智治赋能,枫叶染制的法治底色
枫叶染黑的米粒,需经猛火煮沸、文火慢焖,智治支撑既要架得住法治烈火,也要盛得下民族风情。
“云上法庭”、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远程庭审、调解,让数据多跑腿,不断满足多元化司法需求,为群众解忧,为审判提速。法庭坚持多方联动,横向构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纵向搭建“矛盾纠纷化解网格”。推动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出台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工作方案,建立法律服务助力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协作机制,形成党政统领、法庭助推、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法庭率先探索婚姻家事纠纷“一问二通三派四提五询六立七调八判九报十访”的“十步”工作法,实现家事纠纷妥善处理。近三年,法庭参与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00余件次,受理婚姻家事案件207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49.52%,调撤率为75.36%。金箐、大栗树、革来、大坡等地土地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化解,未进入诉讼程序。
五色交融,方成锦绣,五治融合,始得长治。大水井法庭以“五色花米饭”为喻,将政治之“红”、法治之“黄”、自治之“蓝”、德治之“紫”、智治之“黑”融合,在滇东群山之间书写了司法为民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