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如何释法说理化“心结”?迪庆法院做好“四早四到位”
发布时间:2025-04-14  责任编辑:符晓

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是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良方。迪庆法院始终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在司法活动中通过“早排查、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做好“前端源头预防、中端对症化解、末端综合治理”,今年1至3月调解结案568件,调解率达55.74%,让司法服务有温度、接地气、聚民心。

 

立案诉服 站好司法为民“第一岗”

作为与人民群众接触的第一窗口,迪庆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用热心、耐心、诚心、细心,接待好每一位当事人,认真解答法律咨询,对来访群众进行合理引导。

诉讼服务中心开设信访办公室及信访接待室,紧紧围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分析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有效解决群众心里的“疙瘩”。

在受理案件前端,重点关注婚恋家庭、邻里纠纷、医疗纠纷、劳动关系、经济债务等高发案件,详细了解案件情况,仔细甄别是否存在风险隐患,做到“一案一策”,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和档案,及时提醒办案法官,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做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防范在先”。

 

先行调解止纷争 案结事了促和谐

去年6月,宁某因起诉迪庆藏族自治州某行政机关行政公开纠纷向迪庆州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立案,立案庭与行政庭双审查后,将案件委派给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过远程视频调解,双方一周内达成调解协议,高效、便捷解决了纠纷,得到当事人的高度赞扬。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风险源头防控至关重要。迪庆两级法院始终秉持纠纷无小事的原则,最大限度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联合妇联、工会、工商联等行业部门健全“定期监测、精准识别、建议预警、跟踪完善”的法律风险预警机制,打造“N(特邀调解员+行业协会+专业调解组织+特色调解室+人大代表+村/居委会+综治干部)+法院”的多元解纷模式,有效预防行业风险。

注重源头发力 防范纠纷发生“治未病”

婚姻家庭纠纷连着民生、系着民心。面对难理的“家务事”,迪庆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用情化解婚姻家庭纠纷。

近日,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三坝人民法庭三天内成功调解了两起离婚纠纷案件。其中一起纠纷涉及家庭暴力问题,在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等部门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承办法官耐心调解,不仅大大缩短了案件的审理周期,更是从源头上化解了矛盾纠纷、降低了执行风险,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速度、力度与温度。

近年来,迪庆两级法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选派资深法官入驻县(市)级综治中心,依托“包乡法官+”机制,联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打破信息壁垒,做好预知、预警、预判、预防工作。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高、中、低”风险等级监管,第一时间将高风险案件报当地综治中心、公安、妇联等部门联动调处,实现信息联通、矛盾联调。

跟踪回访 做好矛盾实质化解“后半篇文章”

迪庆法院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事一回访”制度,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对被告人家属、被害人、未成年人等相关人员进行回访。

对于抚养、赡养、离婚等涉及长期履行的案件,通过定期开展回访,及时掌握调解效果和协议履行情况,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当事人,耐心说服教育,督促他们履行协议,在彰显司法温度的同时,努力做到案件结、纠纷解。

开设法官工作室、夜间法治课堂等,践行好“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地气的语言,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导及矛盾调处等服务,力争在纠纷碰头叠加前得到有效回应、精准解决,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