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理州剑川县司法局立足职能定位,以法治建设为牵引、人民调解为纽带、法律服务为支撑,多维发力、精准破题,全面激活经营主体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筑牢法治根基,构建营商环境“保障维度”
抓“学查”结合,推进执法行为规范化。为全面提升全县行政执法队伍的能力水平,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剑川县司法局围绕2024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日常执法监督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5批次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实现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轮训“全覆盖”和每人每年不少于60个学时的培训目标。执法培训还设置了现场案卷评查交叉互评环节,通过“互查互学”和反馈交流,让参训的执法人员更准确地认识到自身在案件办理中的弱项不足,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抓“治护”结合,推动“企业减负”常态化。组织开展行政执法领域“四乱”整治专项行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组织全县执法单位排查梳理问题清单,以开诚布公的态度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征集群众关于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狠抓突出问题整改和长效机制建立的落实,实现“整改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抓“听审”结合,落实争议化解透明化。今年以来,组织4场行政复议听证会,通过听证审理让申请人参与行政复议,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同时,剑川县司法局积极转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方式,将传统的“书面审理”办案模式转变为“行政复议+实地调查+听取意见”,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席复议听证要求,多措并举推动实质争议性化解透明化,进一步促进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畅通调解渠道 织密营商环境“和谐维度”
建强基层调解组织。全县在建有调委会112个的基础上,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推动发展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剑川县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11个行业领域的专业人民调解组织。
突出纠纷多元化解。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线上调解模式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调解效能。常态化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联合乡镇平安法治办公室、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开展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效。充分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常驻县综治中心,强化与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等部门的交流协作,通过开设“一站式”矛盾纠纷窗口,解决企业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优化法律服务 提升营商环境“供给维度”
开展精准普法。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宣传内容,组织专业律师队伍深入企业常态化开展“访企问需促发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面对面”倾听企业发展所需,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法律变化,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
强化执法监督。结合“送法进企业”宣传活动开展企业行政执法检查问卷调查,聚焦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认真倾听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与行政执法相关问题,努力做好法律服务。
提升服务质效。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组织律所与商协会结对共建,开展公益法律咨询千余次,实现全县9个商会律所服务全覆盖,7家本地企业有律师常年担任法律顾问,让优质法律服务“触手可及”。开展律师及企业进驻云南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工作,贯彻落实“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互联网+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