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它更是一场深入骨髓、触及灵魂的心灵修行。它让我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一颗纯净而坚定的心;它让我在法律的海洋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它更让我在每一次案结事了的时候,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为一名法官的力量。
望着眼前的31份调解书,我终于缓了口气,赶紧让书记员在办案系统上完成结案。这是一个系列案,涉及31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这类案件纠纷起因多样复杂,当事人往往对立情绪明显,案件可能涉及的鉴定项目多,结案周期普遍较长,有时案件还会涉及建筑行业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法官具有一定的房地产专业知识。如果涉及群体性诉讼,在办案过程中还要全面考虑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这批案件对我来说是块“硬骨头”。从11月立案以后,我们法庭前往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了解涉案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的具体情况,积极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经过多次的调解与反复协商,最终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互让、互谅的基础上达成了调解协议。
调解结束后,已经临近傍晚,做完收尾工作,我就让大家赶紧下班,独自一人在办公室享受这片刻的放空。法庭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慢慢褪去了白天的嘈杂,只剩下几缕温柔的光线透过窗户洒了进来,我闭上眼睛,深呼吸,这份宁静和满足也在心中蔓延开来。
有人说,法官办案办的是当事人的人生。其实,办的又何尝不是我们法官的人生?它们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着法官内心的波澜与成长。每一个案件,都是对自己的一次磨炼,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化,对人性理解的一次升华。每一次翻阅案件卷宗,都像是在阅读一本本厚重的生命之书。审理案件,不仅仅是解决法律争议,更是在体验人生百态,感受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近年来,我见证了无数的泪水与欢笑,愤怒与释然。每一个案件都是对我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法律不仅仅是条文与规则,更是人类情感与道德的体现,是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基石。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与情感纠葛,每一次裁决,都可能对当事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慢慢地,我学会在裁决中寻找平衡,既尊重法律的权威,又兼顾人性的温暖;谨慎地对待每一个案件,用心去倾听当事人的声音,用智慧去化解矛盾,用公正去维护社会的和谐。
走出法庭的时候,夕阳把远处的云染成了绚烂的画卷,那云彩仿佛被点燃了一般。
我想,法官的修行,始于对法律的敬畏与学习;法官的修行,往往伴随着孤独与压力;法官的修行,是自我磨砺与超越的过程;法官的修行,是一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法官的修行,最终结出的果实,是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旅游专门法庭庭长 杨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