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细雨春,有一种思念被轻轻唤起,有一些人需要铭记——他们的名字,叫做人民警察。
在这个和平年代,人民警察是因公牺牲人数最多的群体。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沧公安共有38名优秀民警和辅警因公牺牲,其中8人被评为烈士。他们不仅是人民警察,还是父母眼里“不见踪影”的孩子,是妻子口中“聚少离多”的丈夫,是儿女记忆中“总在加班”的父亲。
他是“60后”,也是妻子眼中的铁骨硬汉
2017年9月19日,临翔分局民警杨汝李因操劳过度,不幸因公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生前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1964年出生的杨汝李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1985年大学毕业后,杨汝李放弃留在昆明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镇康当上了一名人民警察,先后在镇康县公安刑侦大队和临翔区公安分局南信桥派出所、禁毒大队、经侦大队工作。32年公安工作如一日,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宽厚待人,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一致赞誉。
2017年9月10日,在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的关键时期,杨汝李主动请缨担任边境巡逻防控队队长,带领执勤人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坚决守卫祖国西南边境安全。9月19日23时,杨汝李安排完工作任务,回到宾馆休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距离退休仅有8年的他,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魂归故里。
杨汝李走了,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民警,一名普通的边疆汉子,却永远屹立在边境线上,化作一圤黄土,留下音容与青山同在,共同守望着疆土的平安稳定。
他是“70后”,也是同事公认的拼命三郎
2021年12月28日,沧源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熊院平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带着诸多不舍,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和挚爱的家人,年仅44岁。
1977年出生的熊院平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2004年加入公安队伍。终生不悔的军旅,忠诚履职是警魂,回忆最浓是乡情。从一名战士到人民警察,从人民警察再到驻村第一书记,他始终用激情和热忱丈量着每一寸热爱的土地,他的事迹传遍了佤山村寨。
“不论做什么他都是以身作则,加班加点是他的工作常态。”这是同事对熊院平的一致评价。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加入公安队伍后,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先后参与侦办各类案件200余起,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在选派驻村扶贫后,他切实履行第一书记职责,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因地制宜寻找脱贫项目,组织少数民族互帮互助,实现了村风村貌的焕然一新。
他是战友眼中的好班长,是同事眼中的好警察,是群众眼中的好书记......5年的军旅生涯,他4次被部队表彰;17年的警旅生涯,他先后2次荣立嘉奖。
他是“80后”,也是辖区群众都认识的好所长
2023年9月6日,云县大朝山派出所所长杨洲因常年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1984年出生,工作才7年,本是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本是施展人生抱负的时光,可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是同事对杨洲最深的印象。在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的17年,杨洲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累计处理交通事故2200余起,查处交通违法行为5.7万起。“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场就不难;这里堵、那里堵,杨洲来了就不堵。”至今,云县公安队伍里仍流传着杨洲在治理交通拥堵留下的好“口碑”。
杨洲心系群众,到大朝山派出所工作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参与办理刑事案件60起,化解矛盾纠纷1073起,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不计其数;看到村民被电信诈骗,走遍全镇10个村124寨,“手把手”教群众安装反诈APP;到村寨走访办案,他总要去看望困难群众,倾其所有为群众解决难题。他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家人”,从村委会到村小组负责人,很多村民都有杨洲的电话,有困难都会直接给他打电话。
缅怀,他们一腔热血,护佑一方平安。
致敬,他们一身正气,精神可续可颂。
前行,他们一往情深,为民砥砺奋进。
清明节,一个追思、缅怀的日子。采撷今春最至诚的纪念,致敬和平年代守护临沧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