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东川区用活“加减乘除”法,对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开展评价回访,实现当事人意见建议“背对背”评价、“百分百”回访、“实打实”整改,提高执法司法工作质效,执法司法不断“升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制度机制,建立“一对一”策略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督导,责任明确到人,集中攻坚,打造“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掀起以上率下主动抓、担当履职作表率工作热潮。制定优化以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并印发配套文件,确保评价回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开展,真正把“评价—回访—整改—反馈”各个环节做细做实。建立“日提醒、月分析、季报告、年总结”机制,对各政法单位评价回访工作实行常态化监督,确保执法司法案件(事项)有人评、评得真,不满意评价有人管、管得好,让评价回访成为倾听当事人心声的“助听器”,成为改进政法工作的“信号塔”。
“减”去操作障碍,实现“背对背”评价
东川区各政法单位均开通使用昆明市政法系统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管理系统和微信评价回访小程序,每名办案干警、窗口工作人员“一人一码”,扫码即评,操作简便,极大方便当事人“面对面”扫码、“背对背”评价,不仅节约人力物力成本,还打消了当事人不愿评、不敢评的顾虑。同时,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通过集中宣讲、业务培训等方式,改进干警工作作风,筑牢执法司法为民理念,自觉做到主动亮码,打消“怕问责”思想顾虑。此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回访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评价回访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参评率。截至11月15日,全区评价事项总量34086起、评价量30676起、报备量2743起,覆盖率达98.04%。
“乘”出优质服务,做到“百分百”回访
对群众反馈不满意案件(事项),东川区各部门重点关注、快速响应。部门负责人通过“入户访”“当面聊”线下回访方式,或以“手机询”“电话讲”线上随访方式进行100%回访,找准原因症结,确实存在办理问题的及时整改,对非业务范围和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解决的,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切实做到“合理要求解决好,不合理要求解释好”。各类投诉建议、矛盾纠纷等均得到更加妥善有效处置,实现源头化解,切实提高案件(事项)办理质量与效率。截至11月15日,全区不满意评价46起,不满意三日内回访率达100%,核实属实30起。
“除”掉问题困难,确保“实打实”整改
各部门分类整理回访发现的问题事项,形成问题清单,并通过甄别核实、集中分析、实地调研、主动治理、严格督办、说理普法等方式,及时解决好执法司法工作中存在人员管理、办事流程、工作机制等各方面的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对于群众反映量大、涉及面广、未能及时解决的普遍性难题和周期性问题,由主管部门牵头,业务单位联动,构建多元共治处置新格局,重点推动、集中攻坚,高效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针对核实属实的不满意评价,整改完成30起,整改率达100%。同时,全面跟踪问效整改情况,对重点问题适时开展二次回访,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实现整治一批“痛点”问题,为政法工作提供一批亮点经验。
下一步,东川区将持续在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评价回访工作上下真功夫,俯下身子,将着眼点落在细处,从具体小事抓起,精耕细作、稳扎稳打,把群众不满意评价中的小事当大事,深入挖掘不满意评价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把群众意见建议当重点,切实提升政法单位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助推政法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