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司法行政 > 正文
普洱市思茅区司法局打造全民学法新窗口
发布时间:2024-09-18  责任编辑:符晓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在繁荣与和谐的乡村画卷中,法治是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近年来,为在市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法治权威,保障服务乡村振兴有序进行,普洱市思茅区司法局积极高位谋划“八五”普法,创新普法载体,注重普法宣传实效,全力全速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以原有的村民文化广场为依托,在不改变原有功能的前提下,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融入了新的法治元素,让墙壁“说话”,让走廊“教学”,成为当地开展普法的新阵地、全民学法的新窗口。

精心布局,贴近民生。法治文化园地选址倚象镇政府广场,法治文化阵地选址倚象镇竜竜村村委会,这两个地方人流量大,是村民日常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前往滇南旅游区较为集中的景区必经之地。文化园地设计巧妙融合了当地文化元素与现代法治理念,采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展板形式,内容涵盖宪法法律、民法典解读、乡村振兴法律法规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每一位路过的村民和游客都能轻松获取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氛围。

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文化园地不仅设置了法律条文解读区,还增设了法治故事角、案例分析板块及互动问答区。通过真实案例改编的小故事,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精神。同时,定期举办的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日等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村民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

强化引导,促进实践。思茅区司法局还利用法治文化园地这一平台,积极引导村民将所学法律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鼓励大家做尊法学法守法的模范。通过设立“法治之星”评选、法治宣传志愿者招募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让法治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自觉遵循。此外,长廊还成了调解邻里纠纷、化解矛盾的新阵地,有效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

持续创新,深化影响。法治长廊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下一步,思茅区司法局将不断关注村民的法律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长廊的展示内容,确保法律知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还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法治宣传渠道,强化宣传效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法治长廊成为永不落幕的法治课堂,为乡村治理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