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古城是全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均游客接待量近1900万人次。近年来,位于该景区内的大研司法所紧跟丽江古城旅游蓬勃发展大趋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念好“防”“听”“和”三字诀,通过“普法+走访”将矛盾预防在源头、聆听各方“声音”找到“关键点”促进矛盾化解、多元调解高效化解纠纷的工作方法,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排忧就难,用法治力量护航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树立全民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是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基础性工作,大研司法所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辖区内的矛盾纠纷,使矛盾问题止于未发、消于萌芽。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大研司法所持续推进“八五”普法规划的落实,在景区内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向游客普及有关旅游纠纷化解、产品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安心出行;通过走访景区内的商家及旅游从业者,结合具体实际的案例,提醒商家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如遇纠纷,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推动辖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涉旅矛盾纠纷。
协调多种力量及时排查,提升矛盾纠纷排查效能。及时排查是有效化解、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的前提。大研司法所充分利用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等贴近群众的力量,深入古城商铺、住户、出租房等区域展开排查,了解重点人员动向,及时把控矛盾纠纷苗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觉得老百姓来找我们调解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聆听,有的老百姓心里憋着气,也没人听他倾诉,所以就出现了问题,他跟我们讲完了,他的气说不定就消了,我们也听懂了‘矛盾’,这样就更有利于我们调解工作的进行与双方当事人纠纷的化解。”大研司法所的调解员彭仁杰说道。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矛盾在很多时候意味着对方没有表达清楚或未充分聆听、理解对方,听懂了,也就讲通了。所以在化解矛盾前,认真听完矛盾,用心听懂矛盾是十分重要的。
认真听群众诉求,对事件全貌进行充分了解。古城里的很多商家存在合伙经营的情况,小明(化名)和小亮(化名)就是这样的合伙人,二人是好朋友,大学毕业后到丽江古城合伙开了旅拍店,后因店内物品归属问题争执不休,遂向大研司法所申请调解,大研司法所工作人员让双方坐下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各自的诉求讲出来,在了解事件全貌后,调解人员分别对两人进行耐心劝解,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后双方当事人就店内物品归属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最终昔日好友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听取各方声音,探寻纠纷化解最优解。除了听双方当事人的“声音”外,工作人员还通过现场走访、听了解事件的群众的描述,找准矛盾“关键点”,避免偏听偏信,为后续的调解工作提供方向。
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中,大研司法所积极与其他部门沟通,形成调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为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汇聚多方力量,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大研司法所积极汇聚多方力量,进行及时高效的调解工作,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游客小兰(化名)在古城某旅拍店拍摄了写真,没想到却在某视频平台看到了自己的写真照片,但自己并未授权给该旅拍店,于是小兰与旅拍店产生了纠纷,小兰认为旅拍店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应该进行赔偿,店家同意道歉,但认为小兰要求的赔偿金额过高,调解人员考虑到小兰即将要进行下一段旅程,为了不耽误其行程,大研司法所立即协调社区、妇联、派出所等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对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在多部门的联合调解下,双方就赔偿金达成了一致。
“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为调解工作提质增效。在大研司法所里,有个“彭仁杰个人调解工作室”,一直以来,彭仁杰始终秉持依法调解、热情为民的调解方针,为古城居民、商户和来丽游客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由于当前的矛盾纠纷大多涉及利益问题,不可能单靠口头调解,必须充分运用法治力量。
于是,大研司法所经过不断的司法实践,率先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制度,对司法确认调解成功标的较高的民事案件,大研司法所与古城区人民法院进行有效对接,引导双方当事人到旅游巡回法庭进行司法确认,保障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避免了调解成功后由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内容引起的再次纠纷。自2023年以来,大研司法所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84起,其中司法确认121起,涉及金额270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