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双版纳州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落地落实,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深化阵地功能,提高法治质效
不断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对标《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任务清单》,通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实地评估和民意测评等方式,不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基础。勐腊县获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西双版纳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高效护航营商环境”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将法治元素融入乡镇(街道)“乡村振兴”“特色小镇”“绿美行动”中,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全州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6个、“云南省民主法治村(社区)”15个、“西双版纳州民主法治村(社区)”49个,实现民主法治村三级创建全覆盖。
打造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广场、法治文化墙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新阵地,运用“五用工作法”以“少数民族节庆”“法治宣传边关行”等活动为契机,以“赞哈”“布朗弹唱”“三跺脚”等传统文化形式和“普法小摊”“流动法律诊所”“法治游园”等创新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年内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0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册,提供法律咨询4300余人次,受教群众数十万人次。
发挥普法新媒体作用,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发布普法热点、以案释法、短视频等信息3000余条,制作《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各类普法原创视频30余部。西双版纳州司法局获得2023年“普法强基全民守法”暨云南省第四届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大赛优秀组织奖。
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工作合力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导州级部门、各县(市)优化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文件,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完成文旅、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组建并配发制式服装,做好向乡镇(街道)赋权扩能工作,整合乡镇(街道)的执法职责、力量和资源,34个乡镇(街道)均组建综合执法队。
健全完善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制度,指导制定《西双版纳州乡镇(街道)行政职权基本目录》《西双版纳州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行政职权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法定职权。
在全州34个乡镇(街道)设置行政复议代办点,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依法行政、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州新收行政复议申请312件,受理235件(含结转15件),受理率75.32%;审结199件,审结率84.68%,纠错41件,纠错率20.1%,办案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24件,应诉率99.06%,同比增长34.5%。
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建立“三单一书”制度体系,实现州直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印发《西双版纳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实施办法》,组织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州教体局等有关单位开展履职评议。
创新非诉机制建设,推动诉前委派调解发展。健全完善诉源治理,积极探索“委派+调解员”调解模式,推动基层法律服务所参与诉前委派调解,实现诉前委派工作的全覆盖。2023年,全州共接受法院委派案件2287件,司法确认433件,调解成功案件标的9332.55万元。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司法队伍建设。34个基层司法所通过政府购买方式配备95名工作人员,确保每个司法所有工作人员2人以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3名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分配到各县市社区矫正机构驻点开展教育帮扶及刑事执行辅助工作。
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圆满完成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报考700人,主客观题通过86人,创历年最高。截至目前,西双版纳州律师事务所3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4%。云南七谋律师事务所荣获首批云南省“专精特新”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279名,较去年同期增长16.89%。2023年,全州律师办理各类案件7971件。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党政机关应设尽设,现有公职律师60名,较去年同期增加14名。建立州级行政执法机关公职律师统筹调配使用机制,实现全覆盖。
强化普法队伍建设,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的部署要求,强化专群结合基层普法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法律明白人”职能作用发挥。2023年,完成1854名“法律明白人”遴选工作,州级和县(市)级“法律明白人”培训10个课时以上。累计参与普法宣传活动336场次,受众18000余人次,2人被评为“云南百佳法律明白人”。
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全州共有人民调解组织431个,人民调解员1578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渠道作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年内全州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9792件,调解成功9700件,调解成功率99.06%,调解协议涉及金额4.89亿元。勐腊县勐满司法所所长毛红星、勐海县打洛司法所所长姜雨寒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调解员”。
以政治理论建设、组织思想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业务能力建设、职业保障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工作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西双版纳州司法局与州工商联建立“万所联万会”合作机制,印发《西双版纳州民营企业2023年法治体检活动方案》,为20家七类重点民营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62名法律服务团律师,为西双版纳州53家重点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一对一法律服务,共检出法律风险问题226条,提出法律建议49条。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完善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截至目前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7000余人次。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优势,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482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165人次;办理公证事项6899件,司法鉴定委托事项2796件。
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减证便民”工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扎实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切实减少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贯彻落实云南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增效23条措施,扎实开展涉企案件大评查和监管执法专项行动。
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务培训,推动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与老挝唯真律师事务所达成合作协议。
强化科技赋能,提高特殊人群管理
运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平台,实现社区矫正、法律援助跨部门协同办理。2023年,社区矫正参与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开展业务总体案件数1660件,总协同率98.87%。云南省智慧法援平台内法律援助刑事通知、认罪认罚案件的线上办理,受理132件。安置帮教对象在系统中信息核查率97.14%、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98.38%、帮教率98.61%、重点帮扶对象衔接率达100%。
勐海县“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在省司法厅考核验收的全省54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五,评为“优秀”等次。全州社区矫正数据录入率、完整率、核查率均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率。
规范戒毒执法,与县市公安机关联合建立违法犯罪线索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执法专项评查”“离所就医”“工作会商”和诊断评估委员会会议等制度机制。强制隔离戒毒收治工作连续17年保持“六无目标”,实现“零误差、零投诉”。
积极开展“智慧人民调解·云智调系统”推广运用工作,2023年,使用“智慧人民调解·云智调系统”,共录入案件8263件,案件汇聚率为143.36%。完成电子卷宗3886件,电子卷宗制作率88.78%。有效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采集难”“统计难”“取证难”“录入难”等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人民调解工作信息基础数据采集可靠、及时、方便、动态。
2024年,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转作风 强素质 提质效 促发展”为抓手,坚持“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深入推进法治西双版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提升全面依法治州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水平,为西双版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和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