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文山州:“花样”普法效果好
发布时间:2024-07-15  责任编辑:汪雨春

“姐妹们,大家一起来普法!法治社会多学法,依法办事是办法,学法用法宣传法,欢歌笑语每一家!”近日,一支身着壮族传统服饰、手持快板的妇女普法宣传队,正在文山州丘北县双龙营镇平龙村村寨向群众演绎自编的“双语”普法顺口溜。

 

“我是我们村普法宣传队的队长,我会组织大家先自行学习普法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编排到文艺表演中,让群众在观看表演的同时也学到了法律知识。”平龙村党总支副书记介绍,将普法内容编排进快板、歌曲、舞蹈等文艺形式中,把难懂的法律条文融入生活场景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普法宣讲,能够更好地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

“欢迎各位朋友来到直播间,大家有什么法律问题都可以在公屏留言……”位于砚山县的云南日和律师事务所直播间内,一名律师正在直播平台上用苗语解答现场观众的法律问题,内容涉及财产纠纷、交通事故等方面。同时,观众还可以申请连麦,一对一进行法律咨询。

 

 

“直播的受众面比较广,每场直播在线2千人左右,直播观看总人数达三四万人。”他说,“以连麦的形式去分析具体案例,不仅解答了当事人的法律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以案普法,让更多的人学习到法律知识,对普法宣传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利用直播间进行普法,能够突破场地、人数、地域的限制,用不同的民族语言进行普法直播,得到了州内外各族群众的关注,有效增强了群众参与度和互动性,拓展了普法宣传工作的覆盖面。

“砚山县针对边远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充分发挥‘三官一师’,即警官、检察官、法官和律师在提供法律专业服务方面的作用,创新普法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法治需求。”砚山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介绍。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文山州打破传统普法方式,创新普法手段,用群众“听得懂的话”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知识送到他们心坎上,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目前,文山州共制作以案释法案例1767个,制作视频、音频、漫画等案例891个,印制普法教程、口袋书等宣传资料272万余份。通过整合全州2235支文艺队伍,编排快板、相声、小品等普法节目772个,开展线上、线下演出8432场次,演出覆盖村(社区)872个。截至今年6月,普法受众达270万人次。下一步,文山州将继续积极探索普法新模式,进一步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确保全州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