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昆明市西山区聚焦交通安全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新打造“警院联动解纷+N服务”工作新模式,推动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解由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零散调解向源头治理、一调了之向动态跟踪、单打独斗向多元化解“四个转变”,努力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一站式办结”。
调解力量“一站入驻”
目前,由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四大队、西山区人民法院联合组建的“警院联合化解交通事故纠纷工作室”正式挂牌,并配套建立了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运作、一揽子调处工作机制,实行“交警调解+法官指导”联调共治模式,定期由西山区人民法院派驻专业法官进驻四大队,形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调解、诉讼、理赔一体化高效闭环处理。当事人在辖区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可通过“绿色通道”享受专业的诉前调解服务,高效便捷处理事故矛盾纠纷。
纠纷研判“多元共治”
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和西山区人民法院依托“警院联合化解交通事故纠纷工作室”,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分析研判、总结经验,不断提升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化解工作质效。充分发挥“道交一体化专业法庭”金碧法庭在开展道路交通事故诉源治理和矛盾化解工作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工作室交通事故纠纷的化解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强化道路交通事故的诉源治理,着力构建多元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新格局。此举是法院、交警部门切实落实“2+3(1)+N”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也是为群众提供道路交通事故“一站式”纠纷解决的延伸服务。
矛盾纠纷“联调共处”
工作室成立以来,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与西山区人民法院密切协作,在调解机制上,按照“简单事项简易调、一般事项专业调、疑难事项多元调”的思路分类调处。调解过程中,交警四大队民警和金碧法庭法官分工合作,交警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向当事人讲解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法官查阅案件材料、倾听当事人诉求,安抚当事人情绪,耐心细致与当事人沟通交流,结合法律规定讲解当事人需承担的民事责任,从“情、理、法”的角度化解矛盾。经过多番释法说理,让当事各方明晰责任、解开心结,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握手言和。
挂牌运行以来,工作室共调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26起,接受咨询赔偿标准、诉讼程序25起,调解达成赔偿金额近百万元,提供了61起交通事故赔偿咨询,为当事人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支持和咨询服务,有效提升交通事故纠纷化解的效率和质量。
下步,西山区将用好用活“警院联动解纷+N服务”模式,充分发挥“警院联合化解交通事故纠纷工作室”多元解纷优势作用,破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化解难题,高效、高质化解道交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切实把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前端,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切实增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