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老王普法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4-05-10  责任编辑:符晓

“今天咱们聚集在这开展法制讲堂的第三讲,主要内容是普及跨境违法犯罪的相关法律知识……”在班鸽村的“萤火虫”普法教育基地,老王对前来的群众说道。

“老王”是沧源边境管理大队糯良边境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王海祥。由于社区工作扎实、服务群众热情,他被辖区群众亲切称呼的为老王。邻里纠纷、夫妻矛盾、有不懂的法律知识,大家有事都愿意找他,渐渐的,他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普法妙招。

“基地+联建”

绘好警民“同心圆”

面对班鸽村佤族民族群众和往来游客多、普法对象法律意识参差不齐的现状,老王通过“萤火虫”普法教育实践基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按照“谁服务谁普法”的模式,深入推进实施班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与司法多部门联创联建,组成法律服务队,实现整个班考警务区17个村民小组普法队伍全覆盖。同时,王海祥通过“基地”对各村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和村组干部进行普法培训,切实把普法土壤深耕在每一个村组,实现普法工作无“盲区”,让“法治之花”在班鸽村落地生根。

“巡逻+服务”

当好游客“贴心人”

“巡逻普法队”是王海祥连同班鸽警务室的民辅警一道针对4A级“千米国画长廊”和“天坑”景区众多往来游客的实际,采取的形式。

工作中,王海祥以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典型案例等方式,普及财产安全、生命健康、婚姻家庭、邻里权益等法律知识,为提出咨询的群众详细解答相关问题,将法律法规送到游客和群众身边、引导大家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增强游客的法治意识的同时也进一步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

“围炉+调解”

做好群众“解铃人”

王海祥采取“送法入户、送法到人”的形式,到当事人家中“面对面”“心连心”,通过坐下来烤烤火、聊聊天的方式,讲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解答他们的法律疑惑,详细了解大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掌握各类动态信息及矛盾隐患,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民意、民忧及民望,做到条条整理、事事跟进、件件交代,做到事前讲法、事中明法、事后释法,更好地促进调解和法治宣传的有机融合,使当事人在矛盾化解中学法守法,实现“调解治标+普法治本”双赢效果。

“观影+夜校”

筑牢安全“防火墙”

王海祥立足辖区实际,利用基地外的LED大屏定期播放《今日说法》、普法新媒体短剧等节目,让群众在茶余饭后更能接纳普法宣传的新形式。

结合辖区发生的各类电信诈骗警情,把反诈作为普法宣传的重点,开设法制讲堂,召集村民在党员活动室利用“每周半小时”积极探索普法输出模式,最大延伸法治宣传的触角。现场互动、以案释法、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帮助引导群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同时,结合真实案例,以警示教育的方式向群众讲解跨境违法犯罪、防火防盗、交通安全、防毒禁赌等各类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帮助群众增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将“法律语言”变成“方言俗语”,让普法宣传更加接地气、有温度、入人心。

今年以来,王海祥借助“萤火虫”普法教育实践基地带领法律服务队共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余场次,法治讲堂6场次,共计发放防诈骗、反恐暴、反偷渡、禁毒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各类普法宣传资料4000余份,解答游客及群众法律咨询6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