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澄江市紧盯“三下降一扭转一提升”工作目标,聚焦法治宣传短板弱项,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工作中紧紧围绕“谁来普、向谁普、普什么、怎么普”这一主线,发挥党建赋能作用,用好党建引领“金钥匙”,让先锋模范“沉下去”,让普法工作“强起来”,打通法治教育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擦亮普法强基底色,通过四项措施精准发力,探索符合澄江法治发展的新路子,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培育“红色能手”拧好普法强基“总开关”
健全普法强基中枢,做好“领”字文章。成立了由澄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司法局、宣传部等29个主要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市级普法专员队47支47人,确保47个行政村均有一名普法专员;市级组建重点普法专员队7支392人,确保每个村民小组均有一名政法干警可以直接参与普法宣传;乡镇组建扎根基层普法队47支1332人,确保47个村和432个村(居)民小组普法成员不少于3人。从政法单位、行政执法机关精选60人建立普法人才库,从65个机关部委办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部门包保村(社区)专项普法工作队。
采取分片包干的工作模式指导和参与镇(街道)的普法专项行动,各部门制定了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计划,明确了任务职责,做到党政主要领导抓部署,分管领导抓落实,普法队员下基层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普法“红色能手”和“领头雁”的作用。机关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组织“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2期,并特别安排“普法强基”宣讲及法治课内容,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以“三双报”为推手将普法强基专项行动要求的普法内容作为“三双报”的服务事项推进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1256名在职党员通过“三双报”参与活动5029人次,积极到服务网格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国家安全、民法典、反诈防骗、宪法宣传等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提升群众识假防骗能力和水平,着力守护群众手中的钱袋子。收集村(社区)急需解决的难点、痛点、堵点,为平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激活“红色引擎”下好普法强基“先手棋”
围绕民之所盼,用活党员之棋。澄江市以4个乡镇、2个街道为依托,充分发挥党要管党,依法治党作用,织密“红色网格”,促进“多网合一”,提升网格治理辐射效应。
澄江市建立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挂钩网格制度,打造“网格+调解+普法”的模式,各镇(街道)以划定的网格为中心,聚焦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感情纠纷、涉访人员、涉及“民转刑”“刑转命”的重大隐患的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一对一“精准普”精细化管理,对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地毯式”起底排查,组建由政法部门、妇联、民政、信访和镇(街道)组成的联动研判工作队伍,落实信息报告和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常跟进”,制定矛盾纠纷调处“一案一策”工作方案,采取“多方联动、以疏为主,逐点击破、调普融合”的方式,使矛盾纠纷化解“调前讲法、调中依法、调后释法”,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警保联动等多元化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汇聚“红色力量”打好普法强基“组合拳”
锚定工作重点,整合红色力量。加强基层法治力量建设,全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从全市47个村(社区)、两委成员、五老人员、致富能手、党员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中甄别优选出法律明白人285名,充分发挥基层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服务“联络员”的作用,推动普法强基横向联通、纵向联动,多维度形成党建共推、阵地共建、队伍共育、资源共享、业务共促的普法强基新格局;乡镇街道党员制定“微实事”清单,结合“仙湖民情大走访”活动,按照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亮身份”推动党员冲在普法强基最前沿,开展送法上门,普法入户“零距离”活动;发挥在职党员参与普法宣传、矛盾调解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各辖区网格重点区域,发放普法宣传材料,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提高辖区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整合红色力量,推出“三官一师”进社区便民措施。
发挥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的专业力量,按照“百名干警进百村”要求,公安党员民警结合社会治安乱点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工作,深入社区、校园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预防养老诈骗、集资诈骗等宣传,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深入包保的村(社区),按照“四进”工作要求,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谋划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保护”“反对家庭暴力”“综治维稳”“国家安全”“民法典宣传月”“禁种铲毒”“道路交通安全”“防范电信诈骗”“国家宪法日”等系列主题宣传56批次,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000余场次。走访特殊群体、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开展重点人群“一对一”普法。
创新“红色载体”出好普法强基“特色牌”
突出普法特色,展现普法亮点。通过红色庭院、普法人才库、“幸福家·伴成长”“院坝协商”等特色服务品牌创新普法红色载体,将普法寓于日常工作,培育“澄江普法特色”。将党的方针政策、普法宣传、文艺演出、公益活动送到每个小区,突出“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做实“护企、安企、便企”各项工作措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共识,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澄江市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八五”普法规划为引领翻好普法日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建立“三单一书”制度,修订完善《澄江市市级普法责任清单》245项,各级各部门对照《澄江市市级普法责任清单》制定完善本系统本部门普法责任清单。紧紧围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目标要求,各部门齐发力,合力营造专项普法工作浓厚宣传氛围,掀起普法宣传新高潮,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崇法尚法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