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同频共振 综合施策 “把脉开方” 宣威让“法治基因”扎根校园
发布时间:2024-03-18  责任编辑:汪雨春

2023年,宣威市勇于探索校园安全治理新理念、新方法,多措并举守一方平安、护学子安全。

近日,记者从宣威市委政法委获悉,2023年,宣威市校园安全取得显著成效,达到10年以来最好水平,宣威市校园安全交出高分答卷,助力曲靖市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用实绩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2023年,宣威市没有发生校园坠楼案(事)件。这是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这份难得的成绩得益于教育系统扛起安全责任大旗,全市多部门多举措齐发力,从源头预防上下功夫。”宣威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维军感慨道。

校园普法全面“开花结果”

2023年初,迎着春风暖阳,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在珠源大地徐徐拉开帷幕。校园成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鲜活阵地,各地学校与春风同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

宣威市教体局印发了《宣威市教育体育局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宣威市教育体育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

3月初,由宣威市人民检察院、宣威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举办的“杜鹃花”法律志愿服务队乡村百校法治行活动在宣威市得禄乡启动。当日活动中,宣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苟华梅以《依法治校 做好学生的法治引路人》为题,为得禄乡400余名教职工开展法治宣讲,推动教师主动学法,督促学校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此次活动拉开了全市上百所学校普法宣传的帷幕。

“同学们,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你们接到过诈骗电话吗?我们如何识别诈骗电话?”

“什么是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校园欺凌?”

“大家要树立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护卫成长。”

宣威市人民检察院“杜鹃花”法律志愿服务队走进宣威市第八中学,为5000余名中学生开展“相伴青春 检护成长”普法教育宣传活动。该院检察干警方璐以《预防违法犯罪 守护青春成长》为题,从认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为切入点,结合未成年人高发的犯罪类型,以视频播放、案例分析、情景互动等方式,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认识误区及法律后果,并就如何约束自身行为和自我保护、如何防范违法犯罪等方面,为学生们提供法治妙招。

今年,宣威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派出20名“杜鹃花”法律志愿者深入全市20个乡镇100所偏远中小学。针对不同未成年人主体,分类提供“点单式”法治授课服务,有针对性地选择“预防校园欺凌”“对性侵害勇敢说‘不’”“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各类宣讲主题,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工作。

2023,各学校遵循《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学校法治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先后邀请法治副校长等进校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839场,全覆盖所有教职工和学生。专题讲座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及学校实际,围绕广大师生普遍关注的预防校园欺凌、性侵、拐卖、电信网络诈骗、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防范安全风险等方面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思维能力。

校长潜心钻研“独家秘方”

走进宣威市榕城初级中学,不管是在操场上、走廊里,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有学生们活泼的身影、绽放的笑脸、欢乐的笑声。

“校长好!校长好!”

“同学好!你们好!”

学生们与校长邱学柱打招呼,友好的互问互答中彰显着邱学柱与学生之间友好和谐的相处氛围。

“学生们都喜欢我,他们有心里话都会主动找我说,我就能及时‘把脉’,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采取个性化疏导。”邱学柱说。

刚走入邱学柱办公室,一股浓浓的芳香气味扑面而来。

“这是我为学生们准备的养生茶,有安神除烦的作用,可以缓解学生们的情绪暴躁、失眠等症状,而且绿色环保对身体好。”邱学柱说,“现在,学生们都叫我‘中医校长’,我很乐意为他们‘开方子’。”为帮助一部分出现心理障碍的孩子健康成长,邱学柱多年一直探索多种方式,摸索出亲子互动、“大手拉小手”等系列“系统疗法”,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个体,采取相应疗法,帮助一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邱校长你好,我孩子情绪好多了,下午我带他过来,你方便吗?”在与记者交谈中,邱学柱的微信收到一名外校学生家长发来的微信。

“方便,你随时可以带他过来。”邱学柱及时回复家长。

“这个孩子才治疗了几期,好多了,我得乘胜追击,尽快让孩子回到课堂,完成学业,健康成长。”邱学柱说。

近10年来,邱学柱的“系统疗法”已帮助400余名心理障碍学生走出阴影。小娅就是其中一名。当前,她已是省外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和两年前相比,小娅判若两人,开朗活泼,阳光大方。两年前,正在宣威市某中学上高二的小娅患上严重的心理障碍,小娅不和同学来往,经常出现暴躁、说话过激的行为,更有甚者,她经常将自己关在屋里,做出用小刀划破手背等自残行为。

小娅的行为引起班主任重视,小娅只能暂时离校回家静养。小娅的监护人找到邱学柱后,邱学柱对小娅运用“系统疗法”进行治疗。3个月后,小娅渐渐走出之前的阴影。

榕城中学是一所城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有一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离开父母的监督,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脾气暴躁、孤僻抑郁等不良情绪。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是最需要家长和老师们拉一把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心理辅导正是一场场‘及时雨’,帮他们度过青春危险期,让他们健康成长完成学业。”邱学柱说,结合自己多年开展心理疏导的经验,引导学校开设“心灵有约校园小广播站、培养心理委员”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设心理分享空间,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心态。学校每名心理教师按时参加2月、5月、7月、8月、11月和次年1月的开学、期中期末的家庭教育家长会,并给予相应辅导支持。每年10月全校还统一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开展“爱祖国,爱父母,爱师长”活动。

“护花团队”呵护校园“花”开

宣威市第十中学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秉持“沟通心灵、放飞自我”的原则,以养成学生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心理品质为目标,用情、用心、用爱让学生心灵沐浴阳光。

走进宣威十中情绪宣泄室,精心布置着各种情绪宣泄机器,有检测情绪的机器、宣泄海绵墙、宣泄人、宣泄球等用于宣泄情绪的器械。情绪宣泄室吸引了不少学生下课、放学后前来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情绪宣泄,纷纷感觉轻松不少。

“紧张的学习后,来这里可以释放一下压力。”高二年级10班的一名男同学说,“打沙袋,骑动感自行车,让我宣泄一下学习压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宣威十中有6000余名在校学生,为了能让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成立了由7名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心理咨询服务团队,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组建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团队,学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7人,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心理咨询师沙盘督导中级合格证书,心理教师杨程芳和万欣分别任宣威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团队心理老师朱蓉榕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心灵驿站,建有心理测评接待室和心理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沙盘室、心理调节室、心理宣泄室4大办公板块区域,由心理老师轮流值班,每天分时段开放5小时以上。

“心理测评接待室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第一站,学生们可在此填写登记表或拨打热线电话预约心理老师,在心理咨询室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温馨、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后会出现严重的考试焦虑,这时,心理老师会把他带到心理调节室,躺在音乐放松椅上,使用专业解压术语、调整音乐节奏帮助学生减压放松,释放心理压力。有的学生遭遇重大生活变故时会变得心情烦躁,这时,心理老师会把他带到心理宣泄室,学生在一个合理、安全的场所中发泄心中积攒的不良情绪,达到心理调适的目的。”朱蓉榕说。

“我们的心理辅导老师真厉害,小光停学半年多,经过朱老师她们团队的努力和付出,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学校书记李春勇的赞叹声中无不透露出对团队工作的高度认可。原来,2023年,正就读高三的小光遭遇了一场重大家庭变故,小光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宣威十中心理咨询服务团队得知情况后,及时对小光展开心理疏导。经过3个月的陪伴与系统辅导,小光一步步走出阴影,重新融入班集体大家庭中,考上心仪大学。

采访中,恰逢宣威十中心理咨询服务团队正在与上海复兴高级中学心理咨询服务团队远程交流。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课程建设、心理危机干预给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实用指导,通过与经验丰富的专家们远程交流,我们深度掌握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质,进一步有的放矢开展心理疏导,及时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朱蓉榕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打造学校心理服务团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有效的心理服务,学校心理团队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结成友好合作,进一步提升宣威十中心理咨询团队服务水平,更好地守护校园安全。

“班级小蜜蜂”站好安全“前哨岗”

宣威十中建立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同时,从每个班里选拔1名男生、1名女生当心理委员,心理委员担负着关注班级同学心理情况、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作用。

学校心理老师专门利用课余时间,为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关怀的技能培训,每个班级配备的心理委员为班级的每名同学心理健康把好“安全前哨”。

小爱是高一某班的1名心理委员,在学习生活中,她不但善于观察身边同学的言行,还用学到的关怀知识开导身边的同学。不久前,小爱发现同宿舍的小江经常暗自叹息。原来,小江的父亲患上重病,原本阳光乐观的小江遭受打击后变得忧心忡忡、闷闷不乐,有时还暗自哭泣。小爱将小江的不幸告诉心理老师,老师针对小江的情况开出心理关怀“良方”,并将“良方”交给小爱,小爱与小江交流,慢慢驱散小江内心的阴霾。

小兵是初二某班一名品学兼优的同学,也是班里的心理委员,在完成课堂作业外,他还花时间学习一些心理开导知识,学习一些方法,开导心理有困扰的同学。他发现班上小军表现出厌学状态,出现时而暴躁、时而孤僻的反常行为。小兵几次走近小军,用身边的励志故事激励小军,小军渐渐回到学习的正常轨道上。

“生活中,有同学出现了情绪波动大,或者与班级同学有过激行为的,我会尽快将情况告诉班主任,请心理老师作心理开导,让他和我们一起健康成长。”心理委员小美是班上女生们公认的“暖宝”,也很善于交流,她被选为心理委员,很受同学们喜欢。学习生活中发现有情绪过激、言行偏激的同学,小美按照心理咨询服务团队老师们教给她的方法,不动声色地接近,用弦外之音拨动同学封闭的心弦,慢慢敲开封闭的心扉,为学校心理咨询服务老师当好“马前卒”。

“我们每个班都有心理委员,他们如一只只辛勤的小蜜蜂,默默无闻地当好老师的‘千里眼’‘顺风耳’,他们能及时发现班级里的风吹草动,还能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及时走进同学的心里,有效解开同学心里的疙瘩和心结,是我们开展心理服务的‘贤内助’,他们非常棒。”朱蓉榕告诉记者。

“班级设置心理委员这一做法很好,充分发挥了同学之间亲密无间的优势,及时掌握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困扰,同时也是打开同学心扉、给予心灵温暖的使者。”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相关领导这样评价。

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宣威十中也在探索、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校在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全体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不断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活动中,学校结合“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月和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我为学长学姐加油”最美MV、“我手画我心”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漫画、“我的学习我做主”主题班会比赛、“我爱我心”心理游园等系列活动,给学生普及相关心理知识,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班级设置心理委员这一做法很好,充分发挥了同学之间亲密无私的优势,及时掌握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世界,对症下药,祛除心理阴影,让每名同学健康成长。”宣威十中每个班级设置心理委员这一好举措得到宣威市教体局安全科科长袁玉聪的充分肯定。

未检“杜鹃花”当好“摆渡人”

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宣威市人民检察院“杜鹃花”未检工作室又一新阵地——“杜鹃花”未检“连锁店”在复兴二小驻校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开业。此举是宣威市人民检察院未检“杜鹃花”品牌又一新阵地,是宣威市人民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又一新举措。

兼职刷单、网上交友、校园霸凌……“杜鹃花”姐姐邀请部分六年级学生现场“沉浸式”体验。学生们戴上VR眼镜亲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场,与歹徒“斗智斗勇”,直观感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同时也学会了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该如何应对。同时,驻校“杜鹃花”未检工作室内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法治宣传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们从法律责任、自我保护等方面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这是宣威市人民检察院未检“杜鹃花”守护未成年人的真实写照。

2023年,有1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走进“杜鹃花”工作室接受帮教,“杜鹃花”姐姐们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暗淡期”“危险期”,助力构建平安校园一方平安。

在宣威市人民检察院未检“杜鹃花”工作室四周墙壁上,精心布置了图片、文字为一体的生活案例,“杜鹃花”姐姐从宪法篇、学法篇、守法篇、警戒篇等生动鲜活案例向前来接受心理辅导的未成年人讲述如何在校园中遵纪守法,并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学生们做一名知法明理、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我们用爱感化未成年人,捂热他们迷失的心,帮其找回航标。”宣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苟华梅说,针对青春期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有时难免走偏青春轨道,宣威未检“杜鹃花”工作室检察官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当好孩子们的“摆渡人”。

“宣威市人民检察院未检‘杜鹃花’工作室一直秉持‘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理念,用母爱般的温情感化迷失方向的未成年人,捂热一颗颗冰冷的心,打开他们的‘心锁’,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让他们健康成长。”宣威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苏誉介绍,刚过去的2023年,宣威市人民检察院进一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立足未检工作职责,全面推进制度规范、方式创新和平台拓展,精心构建“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格局,走出一条“以检察关怀为主线,以青少年司法社工帮教为中心,多层面协作,全方位互动”的社会化帮教新路,打造一张曲靖未检工作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