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水富市:合力推进家庭建设 共筑基层社会治理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12-13  责任编辑:符晓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区域风险隐患管控治理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昭通市水富市构建以家庭为基点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自治、法治、德治在家庭落地生根,促进“小家庭”与“大治理”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建设更高层次的平安法治水富。

水富市委常委会3次专题研究,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联合出台《水富市加强家庭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方案(试行)》。坚持把亲情纽带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注重家庭观念培育、增强家庭与治理的联结、丰富家庭参与治理实践,通过强化以爱为本的幸福家庭建设、培育以法为底的平安家庭建设、强化以德为先的和谐家庭建设、强化以文为根的文明家庭建设,为平安水富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共同绘就高质量平安水富的美好新画卷。

水富市还持续聚焦家庭建设,增强家庭成员法治意识、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家庭成员法治意识、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家庭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建设幸福、文明、平安、和谐水富成为共识。

一是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治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源头治理、行业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相互衔接的多元治理格局,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入家庭,确保家庭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落实。全力培育以法为底的平安家庭建设,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法治光源,使家庭成为社会平安的起点,千万个家庭平安汇聚成水富平安。强化聚焦家庭单元的精准送法普法活动。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充分利用“村民说事”等机制,将家庭纠纷、婚姻纠纷、性侵、家暴等作为入户走访、排查报告的重要内容,对困难、残疾、流动妇女儿童和单亲、失亲等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家庭进行排查登记,作为重点送法普法和关爱对象。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将529个村(居)民小组划分为797个网格,由48名处级领导和1533名干部职工挂联,一线联合共治。今年以来,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87%,有效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70.48%、60.02%。

二是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价值引领,突出以德为本,坚持以德立家建设好家庭、德信结合涵养好家教、崇德向善传承好家风。市委宣传部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让核心价值深入家庭,成为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强化以爱为本的幸福家庭建设,大力培育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全面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强化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在家国情怀中树立家庭成员奉献、乐观、向上积极互助的幸福观,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孝老爱幼、夫妻恩爱、诚实守信、与人为善、谦让宽厚、遵纪守法的良好家庭氛围,引导全体公民、所有家庭广泛参与,贡献力量,主动融入伟大祖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建设,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成为广大家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市委统战部运用大统战格局,加强凝聚了家庭思想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完善家庭文明创建、支持家庭发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困难家庭的关爱服务,把家庭工作做细致做扎实做到位。强化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强化婚恋教育,让真爱、理性、忠诚成为共同的婚姻价值追求,引导男女双方慎重、庄重,审视爱情,树立持久幸福的正确婚恋观,稳妥处理好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强化树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源头引导关注家庭成员用亲情、用爱、用心经营好家庭温馨港湾。

三是坚持构建健康的亲情纽带关系。亲情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长久、最不可分割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水富市从建设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入手,充分利用好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这一天然纽带。强化依法处理好家庭与其他家庭的邻里关系,依法推进家庭、邻里建设,强化村规、社区公约建设,加强涉及规定公私财产、个人隐私、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明确权责底线,推进邻里家庭团结共生、和谐共处、文明相交、依法长久,让邻里家庭互教、互助、互爱,促进“远亲不如近邻”的团结、互敬理念蔚然成风。强化依法处理好家庭与社会国家间的关系。加强涉及规定公民权利、义务、奉献、爱国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构建团结和谐家庭,以家庭“小和谐”筑牢社会“大平安”。夯实和谐社会的家庭建设单元,与社会紧密相连,促进家庭力量主动奉献,凝聚家国情怀,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婚恋家庭教育,提升专业化、科学化的培训服务水平,形成审视爱情、忠诚婚姻,理性对待婚恋纠纷,妥善处理好责任义务关系,确保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市妇联通过组织“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家庭”22个,“绿色家庭”18个。推动涌现出更多弘扬清廉正能量家风的最美家庭。带动万千家庭的家风正气,不断增强家庭荣誉感和幸福感。赋予新时代亲情关系的更多文明和谐含义,助推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坚持落实精细化网格服务管理。水富市聚焦家庭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以精细化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抓手,全面排查婚恋等各种家庭纠纷强化网格功能完善,提高网格服务管理精细、精准、高效,提升家庭内部化解矛盾的能力,推进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加强矛盾风险的发现、化解、源头治理能力。科学划分网格797个,其中,一般网格533个,专属网格264个,配备网格长797名、专(兼)职网格员1843名,在现有网格的基础上,结合水富市实际,进行了细分网格、细定人员、明确任务、建立制度等工作,实行“五户联防、十户联治”微网格,进一步优化微网格设置,目前已搭建3347个微网格,吸纳党员、退伍老兵、“两代表一委员”、致富能手、乡贤能人、公益性岗位人员、低保享受人员、村民代表、妇女同志等3347人担任微网格员,网格长在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的协助下,对网格内邻里纠纷、婚恋纠纷、家庭纠纷等纠纷排查、一老一小关心关爱等,能做到第一时间知晓、介入、调解、化解、关爱、帮扶,能解决的直接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能及时反馈给村(社区),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强化家庭成员法律底线意识常态化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副村长”“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的作用,组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课后托管等法治服务,形成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家庭纠纷矛盾解决靠法,法律是家庭成员化解纠纷的最后底线,增强家庭成员依法处理家庭纠纷能力,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提升家庭成员的法律素养,推进全民守法意识。今年以来,排查家庭41018户,对查出来的风险家庭户,采取高、中、低对应“红黄绿”分级管理,实行闭环监管,提升治理效能。

五是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水富实践。强化责任落实,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压实各职能部门责任,进一步凝聚多方合力,推动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市委社会工作部协调提高家庭服务专业化水平,开展家庭关系辅导,改善亲子、夫妻等家庭关系,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和冲突,促进家庭和谐;强化家庭治理。市司法局持续落实多元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机制,开展面向家庭的法治宣传活动,建立健全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排查化解机制,加强“法律明白人”等制度落实,对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精品高质量法律宣传工作。市民政局不断加强婚姻家庭的普法服务,强化涉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多元治理,强化离婚冷静期等特殊时段的关爱关注,积极引导群众重视维护婚姻的严肃性和合法性,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救助与支持。

下一步,水富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协调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各项具体工作,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果在水富落地见效。分析全市家庭建设中面临的短板弱项,着力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家校共育”护航成长、“一老一小”关心关爱、“最美家庭”评选表扬、“留守困境儿童”挂联帮扶等活动,充分借助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推动形成关爱每个家庭成长的良好氛围。按照“早发现、早介入、促化解、常跟进”的原则,推动家事纠纷问题早发现、纠纷早处置,确保以家事“微治理”促进社会“大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