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玉溪市红塔区:“三点”发力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力
发布时间:2024-11-25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年来,玉溪市红塔区坚持问题导向和靶向思维,聚焦整合与赋能两个核心,突出精准施策,务求工作实效,通过整合资源、规范职责、数字赋能等有效措施,初步实现资源在网格整合、要素在网格集中、矛盾在网格发现、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以整合资源为“切入点” 夯实网格四梁八柱

科学布网划格,优化人员配置。按照“规模适当、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职责明确”的原则,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担任网格长,积极吸纳有责任心、有威望的居民代表、志愿者等担任网格员,打造“党员打头阵、多方齐出力”的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全区共划分网格1085个,配备网格长1085名、网格员3555名,其中专职网格员158人、兼职网格员3397人,选优配强“专、兼”两支队伍。

加大保障力度,充实治理力量。以“财政+集体经济”的模式,率先开展专职网格员待遇保障试点。选取4个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以财政资金全额保障的方式,配备专职网格员38名。对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通过区委深改会议决议,打破集体资金使用制度掣肘,选取12个社区通过集体资金给予待遇保障的方式,配备专职网格员120名,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力量。

密切协作配合,壮大治理基础。推进警网融合,在村(社区),实行1名民警带领1名辅警加若干名网格员参与的“1+1+N”“警网融合”模式。发动综治专员、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挂钩基层、融入网格,形成“六员进网”,在反诈进网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和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中,密切沟通、一体作战,共同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常态长效为“着力点” 驱动网格聚势蓄力

明确职责任务,提升治理动能。落实为基层减负文件精神,制定《玉溪市红塔区专职网格员管理办法(试行)》,完善网格服务管理基本事项清单、准入事项清单、禁入事项清单等,对与网格员职责不相符、工作不匹配的事项和没有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的工作,一律不纳入网格员职责,切实减轻基层网格员工作负担,有效防止“小马拉大车”现象。

常态组织培训,提升治理能力。以三级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理论+实践”为基础,按照“一盘棋”构建培训体系、“一揽子”制定培训计划、“一体化”提升培训实效的理念,每年开展网格员系列培训2期,实现“综治+网格队伍”党性教育、专业技能、个人素养教育培训全覆盖,不断提升网格队伍工作能力。

  

广泛开展宣传,激发治理活力。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评选活动,对优秀网格长、优秀网格员颁发证书,给予手机流量奖励。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大力宣传网格员不为人知的倾心付出和实干风采,全面展现他们“心中有群众、眼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网格员以榜样为标杆,激发奋进力量,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以服务管理为“落脚点” 实现网格持续向好

建立包联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全区各乡(街道)班子成员每人包联一个村(社区),村(社区)“两委”成员每人包联一个网格,做到网格包联全覆盖;包联干部每月至少到责任网格开展一次入户走访,及时了解网格内的居民诉求、矛盾纠纷,并组织开展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等相关工作,做到“亮身份、查实情、解烦忧”。

  

统一规范公示,提高服务效能。全区11个乡(街道)按照统一模式为所有网格在村(社区)综治中心醒目位置粘贴网格公示牌,将村(社区)基本情况、网格平面示意图、网格力量组织架构、网格员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等进行公示,极大提升了辖区村(居)民对网格服务有关事项的知晓率,让便民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

  

依托智治支撑,高效分流处置。推进“智慧社区+雪亮工程”建设,利用信息系统连接乡(街)、村(社)进行指挥调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对巡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网格员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及时进行上报并推送相关部门,及时进行联动处理,确保实现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网格员上报事件74497件,已办结68937件,正在办理5560件,办结率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