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楚雄州楚雄市公安局大地基派出所从机制改革、联勤联动、服务优化三方面入手,创新“以小见大”三步工作法,促进“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模式在社区治理中焕发新动能,实现以小网格“微景观”成就大平安新“枫”景。
立好“风向标”,小改革解决大难题
统筹指挥。主动与党委、政府汇报沟通,配齐配强“警网融合”基层治理建设,联合乡、村两级成立“警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确立“双格”联勤工作模式。派出所在原有警务网格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网格,科学分配警力资源,做到因“格”施警。
融合架构。优先将有能力、责任心强、业务素养较高的民警辅警充实到社区警务阵地,实现“一村一警”机制贯彻全覆盖,目前专职社区民警辅警已达4人,超过派出所总警力的66%。由6名辅警进驻警格担任警格员,畅通“警格”与“网格”对接渠道,发挥“1+1>2”的治理效能。
配齐设施。科学选址打造标准化社区警务室2个,配齐配强软硬件设施,将社区警务室作为“警网融合”联结点,集网格工作与警务服务职能于一体,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村委会、平安志愿者等部门力量联合入驻。自社区警务室运行以来,共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救助、调解等服务1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
用好“助推器”,小邻里激活大共识
变“各自为战”为“群策群力”。依托“警民联调+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整合治安信息员、社区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150余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矛盾调处网络,推动民事民提、民声民议、民事民评、民事民决,实现网格内互联互动、矛盾纠纷隐患联排联治的同向合力。
变“被动处置”为“主动介入”。立足“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提倡主动担当、警务前置,将每月入户拓展为“有警接警、无警访民”,主动将居住登记、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送入千家万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00余次,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向派出所提供有价值线索5条,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70余起,化解率达97.5%。
关注“晴雨表”,小亮点收获大点赞
拓展民意感知。聚焦“民意导向”,纵深推进“警网融合”,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民意诉求、涉警舆情、信访投诉等,开展跟踪督办、限期核查整改。今年以来,共办理政务服务30余件,落实乡人大代表提出的3条工作建议,采纳群众提出的5条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立行立改成效得到辖区人大代表和群众点赞。
探索实行“微宣传”。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社区民警通过微信群常态化开展信息收集、情况通报,不定期进行典型案例推送、预警提示等。群众通过微信群报警求助17起、线上咨询相关业务200余次,民警通过微信群开展安全宣传和法治教育30余次。
优化政务服务。积极响应上级政策,纵深推进综合窗口政务服务改革,开通“最多跑一次”“跨省通办”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切实让数据多跑腿、民警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办理户籍业务1100余件,为群众提供“上门办证”服务2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