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市沾益区聚焦基层行政执法中“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管不好,缺乏权限却承担任务,多头执法却无人负责,多次执法却效果不佳”的难点痛点,通过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推动乡镇(街道)执法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从“单兵作战”向“握指成拳”转变,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构建党建引领、运行高效、多方协同、城乡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让“难突破”的“改得动”。沾益区将“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成立了“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条块资源,整合部门力量,突破部门壁垒,打破信息孤岛。通过党建引领、高位推动,促使“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落地落实,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明确执法权限,让“看得见”的“管得着”。按照“部门能放、乡镇能接、基层急需”的原则,梳理确定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事项清单。2023年1月,在全市首家大胆先行先试,率先下放第一批33项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事项清单,3月,下放第二批乡级68项,镇级77项,建成区街道82项,建成区外街道73项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实现能放尽放、能放能收,有效破解基层执法权限不足、执法效能不高、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推动执法领域和执法区域从“一域”向“全域”转变,让“多头管”变为“集中管”。
建强执法队伍,让“管得着”的“有人管”。沾益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通过优化调整机构设置,在11个乡镇(街道)挂牌成立综合执法队,统一制定执法文书、标识和执法服装,配齐执法装备,并积极争取省司法部门支持,针对沾益新增“乡镇综合执法”资格类别。2023年2月,乡镇(街道)执法人员通过线上考试,取得执法资格,实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有效解决了基层执法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强化党建引领,实现11支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党组织全覆盖,充分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优化运行机制,让“不好管”的“管得住”。农村无序建房、违规占地一直是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沾益区依托“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优化调整机构职能,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村镇规划审批监管等人员、职责统一整合到综合执法队,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主动监管”,实现农村建房审批、服务、监管、执法一体化运行,既方便群众办事,又提升监管效果。
注重智慧赋能,让“人力管”的“智能管”。聚焦规范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拓展综合执法系统应用,通过综合执法系统统一执法文书、执法流程,将案件办理流程进行系统固化,实行案件立案、调查、审核、审批、决定、执行、结案全程流转,实现办案全程留痕、可追溯。执法人员全面配备智能执法终端,通过综合执法指挥调度平台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可视化监管,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和执法质量提升,推动基层执法向数据化、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加强日常监管,让“统筹管”的“依法管”。健全执法队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将乡镇(街道)综合执法纳入群众满意度测评重要内容,并强化公众监督,维护执法队伍良好形象。建立案件法制审核制度,各乡镇(街道)成立法制审核办公室,对办理的执法案件进行法制审核,确保执法规范化。建立综合执法案件评查制度,对各乡镇(街道)办理的案件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并排名,评查结果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力量沉下去,效能提上来。沾益区自“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以来,实现了从“各管一片”到“协同共管”,整治了乡村乱倒垃圾、乱堆柴草现象;有效减少乱占耕地、林地风险及森林火灾、居民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对人居环境提升、乱占耕地整治、护林防火等工作起到了有力支撑,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