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大理州祥云县:创新基层治理 共建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4-07-17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大理州祥云县坚持党建引领,把基层治理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起来,创新创优“1+3+N”模式,共治共建和美乡村。

谢官营村委会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3000多人口。长期以来,家长里短、土地纠纷、老人赡养、婚恋矛盾等问题都是村民中常见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为了把这些“家务事”办好办了,谢官营村以社会基层治理“1234模式”和“1+3+N”模式,让基层党支部成为主心骨,让党员成为领头羊,让各方力量成为生力军,形成治理大联动格局。

 

 

在实际工作中,谢官营村对全村群众进行分类,通过以案释法、普法宣讲等措施强化教育引导;针对摸排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分类处置,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劝导、早调解,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敲门工程”将法律宣讲服务送上门,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强化群众的法治观念;通过家庭风险月评估,把全村各家各户的人员结构、家庭状况、婚恋状况以及各户的矛盾突出点摸排出来,形成工作台账,及时介入普法宣讲、矛盾调解;全面掌握各类矛盾纠纷聚焦的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由村组干部包户,实时动态关注,让各类信访问题、矛盾纠纷在村内得到有效化解,不断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完善硬件,全村道路及阴暗死角实现摄像头全覆盖

 

 

沙龙镇是城郊乡(镇),因紧邻县城,外来人口较多、人口结构多元、矛盾纠纷多发,治理任务繁重。针对辖区内矛盾纠纷多发性、多样性、主体多元化等特征,近年来,沙龙镇坚持问题导向,借鉴谢官营村经验,在全镇实施“1234模式”和“1+3+N”基层治理模式。自基层治理实施以来,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大事”化解为相互理解的“小事”,让村民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通过重预防、强化解,从源头化解隐患纠纷,实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下一步,祥云县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不断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为打造都市农业生态园、农文旅融合花园镇、社会治理“样板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