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为坚决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深度化解,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认真开展动员部署,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实做细防控措施,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用好带头“先锋员”
近年来,马树镇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思想,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以党员户为中心形成“一户带动一片、一片带动一村”的辐射效应,建立“上门看一看”“情况听一听”“政策讲一讲”的服务机制,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做起,干在前、冲在先,接受群众监督,与“民情信息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等合力发挥基层治理作用。目前,马树镇党委下设56个党组织,其中社区党委1个、村党总支7个、党支部48个,有农村党员546名,农村党员队伍基础夯实到位,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发挥作用明显,正逐步推动马树镇实现治理有效、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当好业务“培训员”
马树镇党委、政府统筹普法小分队针对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民小组长和“法律明白人”等扎实开展业务培训,聚焦命案防控、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及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常用法律知识、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内容进行全覆盖培训,旨在提高业务能力、压实责任、强化摸排。严格落实一人包保一个村民小组,整合挂联单位、乡镇、村(社区)和驻村工作队等县乡村232名干部下沉到村组开展包保工作,在每一阶段工作开展前,制定工作任务提示单,包保干部根据任务提示单明确阶段任务,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用好普法“宣讲员”
为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落地落实,马树镇整合镇村组三级干部、人民调解员、派出所、司法所、执法大队、驻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资源,每个村组建立一支“法治宣传小分队”,以“缺什么讲什么”为基础、“什么常用讲什么”为补充、“应讲尽讲”为提升确定普法宣讲内容,通过院坝会、小组会、业务培训等形式开展集中宣讲240场次、发放资料5000余份、悬挂横幅30余条,警示教育20余次,覆盖辖区231个村民小组,切实提高镇域群众法治意识。充分利用重要节日活动,依托法治文化阵地、法治宣传长廊等宣传阵地,通过以案说法、以案释法,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知法懂法,真正做到网格内群众事事知晓、人人明白。
用好网格“情报员”
结合网格化服务管理,马树镇共划分了231个网格,制定网格员信息台账,针对小组内以户为单位开展一次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由村级专职人员收集汇总进行一周一研判。村级根据信息网格员反馈建立村级台账,进行分类研判,对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和风险隐患,主动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处置,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不能调解处置的,则及时整理上报镇级综治中心,再由镇级组织研判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最迫切的呼声、容易诱发事端的隐患等,及时组织专班处理解决或分流至行业站所,并将跟踪问效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
用好矛盾“调解员”
该镇整合了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妇联、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力量,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化解为辅”,积极对群众反映的涉及婚恋、地界、邻里等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并在各村(社区)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吸纳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法律明白人”、乡贤等人员力量,不定期开展调解知识培训,提高其化解矛盾纠纷的业务能力。做到群众困难有人帮,矛盾纠纷有人管。包保干部、村(社区)干部对接受过矛盾纠纷调解的人员进行跟踪回访,了解双方当事人思想状况、生产、生活情况,做到已化解矛盾不重复发生。截至目前,马树镇已排查受理矛盾纠纷121件、化解105件,16件正在化解中,形成边排查边化解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局面,严防“小纠纷”转化为“大案件”、“小隐患”转化为“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