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市罗平县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工作,充分借鉴运用人体学的有关模型和原理,聚焦组织系统、感知系统和处置系统“三个系统”,全方位运用好“网格”“网络”“网罗”“网红”的作用,以“四网融合 一体联动”抓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把服务需求与服务队伍一对一、点对点联结起来,实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网格”做实,联动增效
全县通过“自下而上划、自上而下核”的方式,划分网格6292个,并按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划在网格中的要求,建立网格党支部2351个,构建起县、乡、村、组、格、户“一贯到底、执行有力”组织动员体系。在网格员选配上,建立“三培养”机制,把党员培养成网格员、把网格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年轻的网格员培养成村(社区)小组干部,对网格员的职责不层层加码,主要是“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发挥“眼耳鼻舌”信息员的作用,确保网格员不仅选得出来,而且作用能发挥。
全县按照“一对一”选配网格员6292名,并通过深入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摸清辖区居民信息、重点人员信息、乡贤能人信息和风险隐患信息“四个基础信息”,实现网格“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逐步搭建形成“户级反映、格级上报、组级分流、村级管理、乡级调度、县级指挥”的网格服务体系。
“网络”赋能,数智联通
罗平县乡调度指挥中心持续指挥运转,整合全县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和终端设备,建设县级调度指挥中心、乡镇街道分指挥中心。县级调度指挥中心由一名县级领导带班,城管、公安、政务服务6名工作人员常态坐班,负责日常网格上报事项分流督办。
目前,平台已成立由全县80多家单位组成的网格化管理矩阵,通过建立“一天一反馈、一周一曝光、一月一专报”工作机制,做到“24小时认领,72小时答复,一周办结”,若是出现认领不及时、办理不及时的情况,后台工作人员会马上提醒,多次提醒无效则启动纪委督查问责机制。对一些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群众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县调度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按“一件事”模块协调多个部门共同发力。搭建统一集中的管理平台,由县级层面统一开发,集成整合多个平台,县、乡、村分级授权,一个平台管到底。管理后台可实现网格管理数据时时掌握、结果动态分析、成效集中展示,可对网格信息流转处置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也可对网格员和终端摄像头进行统一调度指挥。手机终端开发使用微信小程序,设置“罗平发展‘码’上看、文明城市‘码’上创、为民服务‘码’上办、基层治理‘码’上管、积分超市‘码’上兑”5个功能模块。群众可通过扫一扫的方式或者登录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实行“一码报、马上办”,并实时了解办理情况;而网格员可以对网格住户信息实时进行维护,还可以通过积分商城兑换积分。创建上下贯通的企业微信群,按照“一户一代表、一格一个群”方式创建微信群,推动全县“一户一代表”进群,对独居、孤寡、失能、失智等重点人群由亲属、邻居、村组干部或党员“联户”进群,实行“多群合一”。目前,全县“一户一代表进群”达150458户,占总户数的97.3%,规模以上企业代表100%进群。
“网罗”多方,力量联动
推动服务力量下沉到网格、管理职能整合到网格、服务资源集中到网格,全覆盖选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队,473名工作队员全面下沉。建立线上线下点单、指挥中心派单、服务队伍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服务”模式,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完成“点单”。推进流动党群服务站建设,把党群服务站直接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为老百姓提供流动式、上门式、一站式服务,变“群众找上门”为“干部送上门”。加快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快递外卖等从业人员“门清、人熟、覆盖广”的独特优势,100余名快递员、外卖小哥兼任“流动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借鉴爱心超市经验做法,创新推出“积分制”治理模式,群众上报问题经后台审核通过后,在个人账户里累积积分,积分可以换物品、换服务、换资源和换荣誉,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网红”引领,联力共建
围绕职业认知、情感认同、服务认可三个维度培育“网格红人”,推出《格格在身边》专题栏目,组建工作专班。围绕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以网格员“格格”身份,通过情景剧演绎、动画宣传、讲说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将《格格在身边》打造为一档网红节目。充分发挥新媒体人士和本地网红的影响力、带动力,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让更多的辖区居民了解、理解、支持、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挖掘和培育形成一批明星社区工作者、明星党支部书记、明星网格员,优先推选一批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高、口碑好、影响大的退休党员干部、业委会成员、社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用积分兑换荣誉推选一批金牌网格员,推动“网格红人”发挥作用,围绕矛盾调解、法治宣传、协商议事等工作,凝聚自治合力,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