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通海四街:提升“三力” 打出反诈“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4-01-24  责任编辑:汪雨春

为切实提高辖区群众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玉溪市通海县四街派出所积极探索治理多元化,以“三强三力”全方位织密反诈“防护网”,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强化组织领导 夯实组织“牵引力”

四街派出所强化分析研判,将反电诈工作作为常态化、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托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利用周例会对辖区电诈案件开展分析研判,根据近期电诈警情的规律特点,研判确定受骗人员较为集中的重点村社,适当调整宣防重点,形成“所长牵头抓、社区民警具体抓”的良好工作局面,持续推动各社区民警开展反诈宣传、反诈预警等工作。

主动对接四街镇党委政府,明确社区民警、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在反诈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围绕重点案件、重点领域严格属地责任、管控责任,对辖区警情高发村组进行专项治理、确保反诈工作有效推进。同时利用社区民警每季度“向群众报告”、法治课等有利时机,强化与企业、银行、学校等单位常态化沟通对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防范 增强反诈“免疫力”

针对当前电信诈骗发案特点,四街派出所创新举措,采取“线上+线下”齐发力,扩大宣传范围,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反诈宣传活动,切实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依托村社群、警民微信群,将全县各乡镇、街道每日的电诈发案情况形成预警提示和典型案例及时推送,第一时间将反诈知识宣传给辖区68个组的群众,切实提升反诈宣传社会面知晓率、人民群众参与率,营造了“群内提醒、事事可言、人人知情”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四街派出所共利用微信群发送电诈警情、反诈常识等信息530余条。

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普法强基”以及日常入户走访工作,深入村组、社区、企业、商铺等开展反电诈走访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零距离讲解防电信诈骗常识,普及防范知识,切实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让群众对防范电信诈骗“看得见、记得住、懂得防”。

发挥窗口优势,以户籍窗口以及社区警务室为宣传主阵地,固点延线扩面,将业务办理与防范宣传有机结合,在群众办理业务时发放宣传防范资料,讲解近期突发频发的诈骗案件和防诈知识,全方位进行反电诈宣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防诈能力。

狠抓人员密集时段、场所集中宣传,利用赶集日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推行“小喇叭大广播+宣防”模式,通过发放张贴宣传资料、播放音视频、现场讲解等方式,同步开展反诈防骗等安全防范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

强化反诈APP推广,不断提高防诈意识。始终将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多途径引导群众积极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向大家详细介绍APP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用途,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2023年以来,四街派出所共开展反诈宣传活动32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500余张,利用集镇大喇叭、小广播进行反诈宣传125次,安排部署各村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750余次,安排部署10个村(社区)共计68个组在所有微信工作群每天转发身边被骗案例和相关防诈反诈常识。

强化精准预警 提升反诈“防范力”

四街派出所立足实际,深入研判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和常见话术,全面加强事前发现、事中阻断等工作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反诈劝阻策略,不断提高反诈劝阻力、成功率。

畅通渠道。针对群众关于疑似电信网络诈骗的电话、到派出所询问等咨询举报,安排专门民警接待答复,点对点精准指导、深入宣传,严格落实宣防劝阻各项举措,打好“防疫针”。

精准劝阻。明确专人,紧盯反诈预警平台指令,规范预警劝阻工作流程,按照高危、中危、低危三类情形分级落实见面劝阻、电话告知、视频对话、入户宣传等措施,做到预警到位,劝阻有效,最大限度防止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2023年以来,四街派出所共开展预警劝阻213人,挽回经济损失65万余元。

快速止付。通过规范电信网络诈骗类警情接处警操作流程,建立快速冻结止付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帮助受害人开展紧急止付措施,最大限度提升电诈案件接处警、止付、冻结的效率。

四街派出所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多措并举、群防群治,增强人民群众自身的防诈“免疫力”,构建“全警反诈、全民反诈”的新格局,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