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保山市人民监督员、龙陵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龙陵县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职务的侯云国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猴哥”。在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似乎没有“猴哥”解决不了的问题。
以虚心、恒心、专心学习本领增才干
1993年,高中毕业的侯云国便回到家乡平达段家坝小学担任代课教师,开启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5年后,他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取得云南省基层法律工作者资格证书,在龙陵县司法局勐糯法律服务所开始了他与人民调解工作长达25年的不解之缘。投身法律事业后的侯云国通过自学,分别在2005年、2021年取得法律专业专科和本科学历,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虚心向单位前辈请教工作经验、技巧,在边学边干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水平和工作技能,逐渐从调解工作的“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
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他却始终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2015年侯云国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C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随着基层法治工作规范性、严谨性的不断提升,为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难题,2022年,49岁的侯云国继续取得了A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以真心、诚心、爱心回归家乡献力量
从1999年到2023年,24年的时间里,侯云国从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先后成为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公职律师。不论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综治维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还是千头万绪的法治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侯云国从不叫苦、不叫累、不畏难,努力克服困难,直面挑战。随着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积累,他一步步从“小侯”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侯哥”。
2008年,担任原龙陵县政府法制局副局长的侯云国,主动承办了一起涉及面积广、群众多,历时长的林地纠纷调解工作。侯云国带领工作队深入村寨、深入现场,详细了解纠纷情况,挨家挨户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做思想工作,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驻村调解,终于为这起遗留了20余年,涉及6000余亩林地、8个村民小组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多年的认真工作和突出表现,侯云国荣获龙陵县“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保山市2006—2010年依法治市先进个人等称号。2023年,年过五旬的侯云国为了完成自己服务家乡的愿望,主动放弃县城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再次转身回到平达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以热心、贴心、良心调解难题促和谐
回乡后的侯云国,始终秉持着“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理念,尽心尽力为家乡办实事、谋好事。多年的调解工作经验让侯云国深刻体会到,法律基础意识薄弱是引发民间纠纷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侯云国利用自己扎实的法律知识,为全乡执法工作人员、“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培训6场次,为村民、学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18场次,通过带好队伍、做好宣传,助推全乡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
为更好地给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升法律服务质量,龙陵县法学会在平达乡设立了龙陵县首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基层服务点,侯云国负责办理日常事务。在日常的调解工作中,他将司法确认制度巧妙引入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中,在调解协议达成后,为防止纠纷反弹,向当事人释明司法确认制度,并接受委托,无偿代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办理司法确认和申请强制执行等相关事宜。在他的带领和帮助下,仅1年的时间,服务点便成功调处各类疑难纠纷15件,帮助当事人办理司法确认3件,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效预防化解矛盾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而侯云国也从受人尊敬的“侯哥”成为了大家口中“无所不能”的“猴哥”。
面对别人不会干、不愿干、不敢干的疑难纠纷,侯云国总是微笑着说“我来试试”。面对大家的赞扬,侯云国谦虚道:“作为一个平达人,我只是尽力做了一些自己能做的事。”31载光阴,改变的是侯云国的容貌和身形,不变的是他对法律的信仰、对群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