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林红梅:讲法讲理,多从群众角度想问题
发布时间:2024-11-12  责任编辑:汪雨春

在楚雄州大姚县人民法院新街中心人民法庭,如果听到一个洪亮的“大嗓门”,那肯定是林红梅。“大嗓门”是很多人对林红梅最直观的印象,她为人热情,说话声音大,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大嗓门”背后是真情投入

在林红梅眼里,法官需要想人所想、急人所急,辨法析理。在处理纠纷、调解矛盾时,她对认识不到自身问题的当事人,会大声指出来,“因为只有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才更有利于纠纷的化解。”

辖区村民李某与王某离婚纠纷的调解现场,王某情绪激动地咒骂着对方。“现在请你冷静,你这样没法解决问题。”林红梅严肃指出。“他常年在外,家里什么都靠我。”王某仍在大声诉说着对丈夫的不满。“李某常年在外也是为了赚钱回家,你一味指责对方,自己难道没错吗?”在林红梅高声指出下,王某终于意识到自己多年来忽略沟通,导致关系恶化。最终,王某自愿撤回了离婚起诉。

“虽然林庭长在面对蛮不讲理的当事人时,嗓门大、态度严肃,但与她接触过的人都会反过来夸赞她,正是因为她投入真情实感,将工作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林红梅的同事说。

尽量做到与当事人共情

林红梅也有着一颗柔软细腻的心。来法庭立案的当事人,往往情绪焦躁不安,每当这个时候,说话从来都是“大嗓门”的她,反倒会轻言细语地安抚劝慰,在倾听中拿准要害、拉近距离、赢得信任,让当事人受到尊重,心甘情愿接受调解。

“父亲生前已经把这块地给我了,补偿款是我的。”“父亲就没有把地分给你,补偿款应该我们平分。”望着争执不休的四兄妹,李大娘坐在角落泪流不止。这是她在巡回审理因征地补偿款引发的案件中的一幕。庭审中双方互相指责,情绪剑拔弩张。为了查明事实,她耐心地询问李大娘,其丈夫在世时是否对涉案土地进行了处理,李大娘眼含泪水看着四个子女回答道,“我不清楚,我不清楚……”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纸诉状,最疼的还是李大娘。见此情形,她决定休庭进行调解。

  

“你们依然是一家人,有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应当以亲情为重,咱们各自退让一步……”在调解中,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换位体会作为母亲的李大娘内心的煎熬。看着默默低头抹泪的母亲,几兄妹听劝了,开始考虑她提出的调解方案。通过进一步协商,最终达成补偿款分配意见并当庭履行,几兄妹搀着李大娘和和气气地走出了法庭……

每一个家长里短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次裁决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未来走向,18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装满了她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

庭外的贴心大姐

生活中,她是大家称赞的贴心大姐。见到年轻干警遇到困惑而焦虑时,林红梅及时宽慰道:“有些事情,尽力去做就好了,不要焦虑、不要内耗,出去吃顿美食,什么烦恼都不算事。”听到暖心的开导,这位年轻干警很快打开心结,顿觉能量满满。

  

看似平凡的工作,在她看来却意义非凡。她总是会关心年轻人的成长进步,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传授给青年干警,尽力帮助他们成长。她常说:“淋过雨的人,要学会为别人撑伞,所以我会尽我所能把积累的人生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身边的年轻人。”林红梅的言行举止总是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