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昭通市鲁甸县这个调解员了不起
发布时间:2024-09-04  责任编辑:汪雨春

2021年,刚大学毕业的徐联林来到昭通市鲁甸县砚池街道景新社区任党总支宣传委员,直至后来任监委主任兼社区调解员,他始终坚守初心,时刻以“纾民困、解民忧”为己任,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风采。

社区和谐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社区治理效能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居民的幸福感。面对复杂多变的矛盾纠纷,一开始徐联林总是担心自己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即使心怀忐忑,他也毅然决然地开始了这份工作。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徐联林通过努力学习调解相关知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素质、法律素养及调解工作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完成了一件又一件调解工作。

担任社区调解员以来,徐联林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徐同志,我负责楼层家中有吵闹声,望你来处理一下。”这是挂包楼层网格员的电话;“徐同志,我们楼上大晚上的不知道在敲什么,声音很大,影响娃娃明天读书。”这是住户的电话;“小徐,我们楼栋有家庭产生了矛盾,希望你过来和我们入户解决一下。”这是微网格长的电话……在入户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徐联林主动介入、学会倾听、换位思考、疏导情绪、跟进服务,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化解矛盾纠纷,从而挽救了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在从事调解工作时,有一户家庭的矛盾已经延续几年,主要原因是住房问题和平时的家庭支出产生的经济矛盾。为了调和几方当事人的矛盾,我多次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并帮助当事人一方找到房源,这样既不影响当事人的生意,又解决了家庭矛盾,自此之后,一家人和睦相处,日子也越过越顺心了。”徐联林笑着说。

在基层治理创新方面,徐联林以砚池新城智慧平台为载体,根据平台风险等级“红黄绿”的标记,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群众,让管理与服务实现同频共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行“社区+社工+志愿者”志愿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一老一小”关心关怀问题,从而有效加强了矛盾风险源的治理。为进一步做好风险源头化解工作,徐联林充分考虑了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实时掌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社区流动人口动态,并及时开展回访工作,主动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增进感情的沟通交流。

“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常态化开展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防矛盾纠纷、防道路交通事故、防诈、防毒、防性侵、防溺水、防拐卖儿童等安全防范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徐联林表示,今后他将继续努力、久久为功,为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