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社区工作,普洱市西盟县力所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奥充满了自信。翻开他工作记录本扉页,“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竖直排列,他说这是他的初心使命。
双脚走出一张社区地图的“画家”
力所乡山高谷深、丛林茂密,群众居住零散,警务工作不便捷、管边控边难度大。“开展社区工作光靠两条腿跑是不行的,我要把辖区情况汇聚在一张地图上。”2019年初,25岁的李奥刚开始接触社区工作,就将这个目标埋藏在了心中。
有了目标后,李奥说干就干。他每天背着一个警务工作包,走遍辖区的每个角落、走遍村寨的每家每户、记录辖区行业场所的详细信息。白天走访,晚上收录,1500多个日日夜夜地坚持,他完成了当初目标,制作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辖区数据库。“一张图就是一个社区,哪家行业场所需要多提醒,哪位群众需要多走访,在这张图上看得清清楚楚,在开展工作时更是事半功倍。”力所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说。
构建社区警务新模式的“群主”
李奥有一张社区工作“互联网”,紧密联系着辖区每一名群众。他将辖区实有人口、行业场所等基础要素按社区网格划分,分类组建多个微信群。担任“群主”的李奥,辖区每个角落都有他的治安联络员。2021年9月5日,李奥凭借微信群动态联动,仅用了3小时就找到了一名走失的辖区村民。“‘警务+互联网+边境网格化’是我们社区工作的新模式,希望可以得到推广。”李奥在社区工作例会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自警务微信群自建立以来,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业务咨询信息。对此,李奥不厌其烦一一解答,并常态化开展各类政策宣传资料及小视频,通过让信息多传输实现群众少跑腿,构建了社区警务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新模式,真正地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的“金牌讲师”
“打架斗殴应负哪些法律责任?”在力所乡辖区法治“微课堂”上,还没等李奥念完题目,群众纷纷举手进行抢答,现场氛围热火朝天。一直以来,李奥通过辖区发案率和日常走访,发现辖区群众受传统观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加强普法宣传、群众懂法刻不容缓。
李奥结合民族和社区差异,遴选涉毒涉边、电信诈骗、矛盾纠纷等典型案例,制作适合不同群体的法治宣讲课件,联合乡政府、乡司法所等,分节点、逐村寨举办全民法治讲堂。此外,为了扩大宣传覆盖面,李奥创新宣传方式,开设“普法微课堂”,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通过诙谐幽默的表述进行解析,让群众在欢笑中受到法治教育,真正打通了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我是一名社区民警,更是一名党员,社区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