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怀揣光明信念的“国家公诉人”,一丝不苟,严谨执着,严把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以坚定忠诚履职守护公平正义;她是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知心大姐姐”,温柔周到,耐心细致,用心帮助罪错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爱的“保护伞”。她是临沧市沧源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杨蜚。从检11年来,她凭着对公平正义的崇高信仰和对法律事业的满腔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忠诚和热爱书写着新时代青年检察人的责任和担当。
十一年磨砺检察剑,铁骨玫瑰展风采
大学毕业后,杨蜚选择回到沧源县,通过考试如愿成为一名人民检察官。她坚守自己心底最初的那份理想和信念,一干就是11年,在侦查监督科、公诉科、案件管理办公室、职务犯罪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部门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走进杨蜚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书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法律专业书籍、桌面上摞得高高的案件卷宗、书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标记……“只有自身专业知识过硬,才能真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是杨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此平时无论多忙多累,她总要抽出时间来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对案件中的难点、疑点,她反反复复推敲、核对、标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疑点,以一颗“工匠之心”守检察之初心。
在踏踏实实办理业务、扎扎实实学习的过程中,杨蜚慢慢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2023年2月,在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业务竞赛中,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她在一众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检察官”“最佳论辩奖”等荣誉称号。
2023年4月19日,杨蜚参与办理了在全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并作为国家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该案也是当年首件全市观摩庭案件,庭审中她讯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法庭辩论沉着冷静,反应敏捷,充分展现了国家公诉人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蓝衣检花勇出征,铁血书写检察蓝
手握着国家法典,她深知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她常常说:“我们的工作影响着别人的一生,必须认真再认真。”11年来,她兢兢业业,日复一日奋战在业务前线上。
2019年,产假结束后,杨蜚服从安排负责起案件管理办公室,收送案件、扫描卷宗、律师接待、统计系统……对于她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但她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遇到新的问题,她会主动向前辈们请教,也会向其他院的业务能手学习,并主动申请到临沧市检察院跟班学习,慢慢地,她从案管“小白”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案管业务能手,多次被临沧市检察院选派参加省级的案件管理业务竞赛。
2022年3月,杨蜚收到了一件案件当事人送来的一面印有“心系群众办实事 真情关怀暖民心”的锦旗,接过锦旗,杨蜚眼含热泪地说道:“这面锦旗以及群众的认可不仅是对检察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鞭策,下一步我将更加用心用情办理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能动履职护权益,铁肩担好法之职
2020年,杨蜚参与并创建“阿佤理”未检工作室,并成为该团队中的一员。此后,她便始终把自己的温情都融入这份“朝阳”工作中,始终把“让每一个孩子都向阳而生,让法律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自己的追求和责任,全力帮助一个又一个“折翼天使”“无痕”回归社会。
2021年,她办理了沧源县第一件撤销监护权案件。虽然案件中的失职父母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案件却远远没有结束。
失职父母被判入狱后,案件中的孩子安安(化名)由谁监护、如何保障其生命权等问题成了她的一件“心头事”。为了安安(化名)的未来,她主动上门协调民政、法院等部门,多次对被监护人家庭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取证,最终向沧源县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启动未成年人的监护“维权行动”。
她出庭支持起诉,请求依法撤销安安(化名)父母的监护权,并指定沧源县民政局担任安安(化名)的监护人。最终,沧源县人民法院全部采纳了支持起诉的意见。法槌音落,安安(化名)有了新希望,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收到判决后,杨蜚第一时间建议沧源县民政局核实寄养家庭是否符合收养条件,并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收养程序合法有效,推动民政局为符合条件的收养人办理收养手续,同时积极协调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及时为安安(化名)办理落户事宜,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安安(化名)申请到了国家司法救助金2万元。为了安安(化名)健康、阳光成长,她多次到其收养家庭实地走访调查,核实安安(化名)是否有受到妥善照顾。
2022年10月,当她再次见到安安(化名)时,安安(化名)已经2周岁了,在养父母的关爱下,安安(化名)头发长长了,圆嘟嘟的小脸蛋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正驾驶着玩具汽车满院子跑。杨蜚说:“如今看到安安(化名)能够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这一刻,杨蜚一直悬着的心才真正落下。
就是这样一个“铁娘子”“知心大姐姐”,十余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积极进取,恪尽职守,用司法的速度、温度、力度和深度诠释着公平正义,充分展现新时代巾帼检察官的靓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