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靖市宣威市人民法院田坝人民法庭有这样一张老照片,照片拍摄于2015年,照片中的宣威市法院田坝法庭副庭长孙应波和现在有些许不一样。九年过去了,现在的他黑发上已经缀了几缕斑白。孙应波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乡镇法庭。三十年,乡镇法庭见证了他为民司法、默默奉献的岁月,记录了他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无悔青春。
左一为孙应波 摄于2015年田坝法庭
要说孙应波对哪里感情比较深,田坝人民法庭一定有一席之地,他在田坝法庭度过了二十余年时光。2021年,因岗位变动,孙应波调离田坝法庭到乐丰法庭任庭长,时常还有田坝的村民到庭上询问其近况。
一天,又有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来到法庭。原来老人是他在田坝法庭办理的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件的当事人黄某。黄某和孙某是亲戚,可两家因土地纠纷积怨长达数十年,连带着下面的小辈都没了往来。孙应波收到案子后两次开庭,但发现一纸判决是无法解决两家人的矛盾的,甚至还会激化矛盾。
于是,孙应波放下卷宗,走出法庭,数次到现场调查走访,慢慢发现其实双方的争议并不大,只是碍于情面不肯让步才让矛盾不断升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孙应波邀请了当地司法所及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开展调解工作。调解持续了两天,第一天双方情绪仍比较激动,调解一度停滞。直至第二天晚上双方的情绪才有所缓和,那时已过饭点,孙应波便约着双方当事人在法庭吃了顿便饭。当天,被告孙某回家后就将障碍物清除了,原告黄某也主动提出撤诉。
黄某笑呵呵地说:“孙法官真是用心在给我们办案,不仅帮我们调解,还请我们吃饭。我真心感谢他,现在我家和孙某家的关系也慢慢变好了。”
孙应波常说基层工作最难的就是群众不懂法,案子没有大小之分,简单地一判了之很多时候并不能让群众了解法律,当事人也难以服判息诉。唯有加大调解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心存信仰,何惧风霜。法庭的工作很平凡,极少轰轰烈烈,就是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孙应波一待就是三十年。经过多年在法庭工作,他褪去青涩,成为一位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群众称赞的人民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