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阿佤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坚定的步伐,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他们用挺拔的身影,护卫千家万户安宁;他们用平凡的坚守,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他们就是移民管理警察,一群平凡的坚守者。今天,一起跟随主讲人——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勐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导员夏瑞波,一同聆听他们戍守边关的忠诚故事。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神秘的边关充满向往,也一直有个从军梦。大学毕业后,我就选择了边防,来到边关。一转眼已戍边十五个年头。
在这十五年里,我和战友们始终扎根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与日月为伍,和星辰作伴,用脚步丈量河谷山川,用忠诚护佑人民安宁。无论身着橄榄绿,还是换装藏青蓝,始终奋战在祖国边境第一线,坚守在国门安全最前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我想通过三个关键词,和大家分享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平凡坚守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抉择:守望边关 以边为家
勐董边境派出所现有民警大都是现役转改,平均年龄32岁,大家分别来自全国12个省份。两地分居、子女教育、父母年迈等现实问题,成为影响队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的队伍中,还有21人与配偶父母跨省、跨州市长期两地甚至多地分居,就算家属在临沧市内,也因特殊的工作性质聚少离多。对于每个背井离乡的他们来说,自己对于家人而言,仅仅是一部手机、一张照片、一份牵挂。
他们常说,守边很苦,但最大的苦,不是工作上的忙、身体上的累,而是对父母妻儿的亏欠和牵挂。作为其中一员,我对大家的问题困难感同身受,更被他们的赤诚和纯粹感动着、激励着。
来自大理州鹤庆县的杜利钢,在内勤岗位一干就是12年。“我登记的本子叠起来超过一米多了!”这是他所登记本子的厚度,更是他深耕细作的态度。里面的一字一句都见证了他的成长变化,一笔一画都彰显着他的忠诚担当。
有同事曾问他:“你干内勤这么多年,就没觉得厌烦么?”杜利钢笑笑说:“我当然也会烦也会怕,但岗位就是战位,工作总要有人来干。”
守望边关、以边为家
这就是戍边人的青春抉择
初心:融入边关 真情为民
近些年,勐董边境派出所警力没有增加多少,却新增4个抵边警务室和3个街面执勤点,警力高度分散、事务十分繁杂,队伍长期高负荷运转,高强度工作。
我们积极选派民警兼任行政村党组织副书记和学校法治副校长,组建“及时雨”纠纷化解队、“红袖标”治安巡逻队,把警力沉到点上、撒在面上、融进村上,实现了从“去社区”到“在社区”的转变,广大民警用真心真情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广泛认可。
说到群众认可,我就想起了两位战友。一位是马起兴,作为警务区负责人,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件事,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用心解决每一次求助纠纷。群众都称他是“正直、耐心、为民办事的好警察”。他是云南第100例、临沧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用大爱让生命重获新生。
他心里装着群众,才会有如此壮举,他为人朴实善良,才会真心对待百姓。15载戍边岁月,他换装不忘初心,改革不改志向,以青春之我践行“愿以身许国,卫山河无恙”的铮铮誓言。
第二位是警长杨少江。他已驻守刀董警务室3年多,该警务室不算大,却扼守在交通要道,管着37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和17个边境村组。杨少江最喜欢的就是与群众在一起,经常走村串巷、入户走访察民情、听民意,为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到见人知名、提名知情。
警务室的环境艰苦、条件有限,工作生活十分不便,他就以警务室为家,带领民辅警自己动手装饰营区、搭棚种菜、喂鸡养鸭,努力改善生活条件,把警务室打整得井井有条,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在他的警务包内,藏着三大“法宝”,就是他自创的“三本账”:工作日志一本账、矛盾纠纷一本账、走访日记一本账。每次工作结束后,他都会及时把详细情况分类记录好,每隔几天就拿出来看一看、想一想,生怕耽误了群众的事情。
杨少江的“三本账”,是他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记录的是民生小事、点滴日常,体现的是他的为民初心、爱民真情。
融入边关、真情为民
这就是戍边人的不变初心
坚守:成为边关 护佑家国
近年来,为解决好大家后院、后方、后路的“后顾之忧”,各级都在努力想办法、出实招,全力确保大家安身、安心、安业。
在家国安危面前、人民群众需要之时,我们选择了奉献;任务面前,我们不讲条件、不论困苦,主动作为、英勇善战;擂台之上,我们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崇尚荣誉、奋勇争先。
作为移民管理警察,为国戍边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但在我们的背后,还有一群人始终在默默付出,为我们提供了坚强后盾和不竭动力。她们,就是光荣的警嫂,全身心支持理解丈夫的工作,独自担负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她们,就是伟大的警嫂,毅然来到丈夫身边,夫妻齐心守边关。
“你守边防,我守护你”。这是我听过最动人的情话。
在无人之境、群峰之巅,我们看到,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一串串脚印见证忠诚、一个个哨位屹立边关,宛若游龙的“钢铁长城”、点点相望的“天眼前哨”、扎根边疆的“雄关卫士”,汇聚成了佤山边境线上最美丽的风景。广大民警始终与阿佤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维护民族团结,守护神圣国土。
成为边关、护佑家国
这就是戍边人的无悔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