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资深的少数民族人民调解员,拥有10余年的调解工作经验,10余年间成功调解案件超过500起。
她,不仅拥有扎实的法律功底,而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谈判技巧。在复杂纠纷中,善于捕捉当事人真正的需求,以平等开放的态度与当事人进行沟通。
她,不惧困难,以智慧和善意,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她叫王静,是盘龙区司法局拓东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名人民调解员。去年,她被评为云南省调解能手,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善解家长里短烦心事
“感谢你们为我解决了问题,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你们是调解现场的‘救火队员’。”在一起邻里纠纷解决后,一位80多岁的老人激动地拉着王静的手说。
类似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在日常调解工作中,各种邻里纠纷、家长里短的事情,都有她调解的身影。
2020年11月,某小学校园内发生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涉事双方家长起初因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在校园里打架,最终一方家长受轻伤,情绪难平,而另一方家长认为孩子受到惊吓,不愿意配合解决问题。由于双方互不相让,调解陷入僵局,极易引发不安定因素。
王静了解情况后,通过调取监控,全面掌握事件发生过程,并分别涉事双方家长做工作,最终双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坐下来好好协商解决纠纷。经过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受伤一方当事人说:“要是没有人民调解,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还影响孩子的学习,太感谢你们了!”
2023年7月,拓东辖区一在建工地有人报警称,有农民工攀爬四米货梯讨要工资。在民警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王静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劝说调解,最终该农民工愿意接受调解。经过3次搭建调解平台,为农民工讨回3.5万元工资尾款,通过人民调解化解了一起潜在的民转刑矛盾纠纷。
科技加持助推调解工作
在盘龙区举行的初任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会上,王静通过引用具体事例就人民调解受理范围、人民调解文书规范制作、调解技能及应把握的原则,以及“云智调”App使用等进行全面讲解。
“人民调解员要在调解中注意方式方法,提升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要使用科技的力量,做好人民调解信息化工作。”对于运用科技加持多元解纷工作,王静有着自己的见解。
为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现代化,王静投入大量精力学习运用“云智调”App,积极推动智能化调解系统的引入,提升调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她制作了盘龙区第一件“云智调”电子卷宗,并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盘龙调解工作走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