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老师家长们!耿警官今天站完最后一班护学岗就要去其他岗位了,请大家驻足片刻,我们用掌声感谢他1000多天风雨无阻、起早贪黑地为我们守护平安!”
随着楚雄州大姚县民族中学彭老师话筒里传来的声音,一名民警被团团围住,这位被孩子们簇拥在中间的警察名叫耿尚才,是大姚县公安局金碧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却在辖区内学校中有着“耿老师”“耿爷爷”的响亮称呼,他用4年的时间走入了学校师生们的心中。
校门口的移动“红绿灯”
20岁的耿尚才,加入了公安队伍,从一名人民教师转变为一名人民警察。2019年3月,耿尚才调到金碧派出所李湾社区警务室成为社区民警。阔别讲台多年的他,再次走上讲台,为大姚县民族中学全体师生讲授法制课,从此,金碧派出所辖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多了一位“耿老师”,可这还不仅仅是师生眼中的他。
每到学校放学的时候,学生排成一队穿过马路,在队伍的附近总有耿尚才的身影。他成为路口的“移动红绿灯”,一边照顾着孩子,一边疏导交通,一刻不敢松懈。在他4年的派出所工作中,没有缺席过任何一次校园路口的执勤工作,正是1000多天的坚守,才让孩子们安全出行,让家长们安心。
校园外的“活地图”
在同事的眼中,耿尚才几乎24小时围着学生转。学生上学他守护、学生放学他护送。除了守护校园平安,他还热心救助失学儿童,常常登门走访辖区内因各种原因而辍学的学生,不厌其烦地进行教育劝导,力所能及地帮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竭尽全力帮助他们重返校园。
2020年9月的一天,中学九年级的王同学在得知父母离婚后选择辍学离家出走,经过耿尚才循循善诱地开导和帮助,王同学最终解开心结回到了学校。如今,已经高三的王同学回想起当时的经历,对这位耿警官还充满着感激之情。
在守护校园安全的这四年时间里,耿尚才坚持每年“六一”儿童节,自费购买课外学习读物,捐赠给贫困学生。截至目前,已经累计购买了230余册青少年课外读物捐赠给学生。
24小时的“个人接警电话”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耿尚才的手机号码就是“110”,不论身处何处、有什么需要,24小时都可以打通。
2022年5月的一个凌晨,小学五年级的陆同学突然肚子痛,老师多次给家长打电话都没有人接,紧急与耿尚才取得联系,他一边指挥老师送孩子就医,一边上门找到孩子父母,并一同赶往医院。2023年6月的一个晚上,学校王老师电话向耿尚才求助,明天即将参加中考的刘同学因疏忽大意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证,他立马从家中赶到派出所出具证明,又将证明送到了刘同学家中,一家人看到耿警官的出现都安了心。
“把小事做好,把工作做细”,是这名头发已然花白的民警一直坚持的准则。走下讲台,从人民教师到人民警察重归讲台,人民警察化身法治教师,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教师与警察这双重身份下,育人成才守护平安校园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