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到楚游客络绎不绝,处处游人如织,楚雄州共接待游客178.6万人次。楚雄市彝人古镇作为游客打卡的必选之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楚雄市高新区派出所聚焦“旅游警务”,在景区内设立社区综合警务室,集巡逻防控、治安秩序维护、接受群众救助、行业场所管理于一体,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热度四射的旅游环境。
“警”随客走
“真是害怕什么来什么,出门旅游就怕丢东西,太感谢你们的帮助,你们辛苦了。”10月2日,来自江苏的刘大妈忘记了微信钱包密码,急匆匆到警务室求助,辅警小董帮助联系了客服人员,成功帮刘大妈解锁。看到钱包里的钱还在,刘大妈终于松了一口气,握着小董的手连连感谢。
“把警务室建在这里,群众遇到问题进门就能问,我们也能更高效及时了解景区情况,大大缩短出警时间,实现了警务效能提升。”警务室民警介绍道。将“流动办公桌”搬到群众面前,让游客感受到“人在景中游,服务身边守”。
平安旅游“搭子”
“平时我们忙着做生意,很容易就忽略了安全隐患,有民警守护,我们很安心。”烧烤店的李老板高兴地说。除了游客,古镇内2400余家商铺、行业场所也是民警服务的对象,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警务室主动“上门服务”,开展安全检查、安全提醒,以走访、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向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法,强调合法规范经营的重要性,推动形成源头防控、排查梳理、就地化解、警法联动的纠纷综合治理机制,让游客放心游玩。
“全景+全警”
“只要一有事儿,民警两三分钟就到了。”夜市的小吃摊生意红火,摊主一边忙碌一边向巡逻的民警竖起大拇指。10月4日,古镇里一名老人在游玩时突发疾病,巡逻骑警立即联系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救治,及时将老人安全送到医院,因抢救及时,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针对旅游旺季、淡季特点和景区警情形势,采取“7×24小时”和“步巡、摩巡、车巡”防控警务模式,形成“点、线、面、圈”的巡防格局,设置骑警、PTU快速反应执勤点以及夜间巡逻队,开展昼夜交替高密度街面巡逻防控。重大节假日采取“错时上岗、叠加用警、显性布警”等措施,全面增进景区面上防控工作和应急处置备勤。由于景区内活动众多,人员密集,警务室借助警用无人机融入景区各类活动安保巡逻工作中,能在游客高峰期第一时间看清、摸清景区情况,形成立体化巡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