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大理市公安局喜洲派出所锚定派出所“主防”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五花斗妍”金招牌引领作用,用好“引、新、服、管、宣”五字工作法,进一步优化主防体系、夯实主防基础、提升主防效能,有效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保平安、聚民心,持续打造喜洲靓丽“枫警线”,全力守护喜洲这座千年古镇。
以“引”为统领 筑牢“主防压舱石” 不断在增强政治建设上聚力
强学习,标准化淬炼思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第一议题”学习,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丰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内容,明确学习重点,切实提高民辅警的思想认识。今年以来,共开展“苍洱党旗红·暖心促和美”“牢记嘱托担使命·党员先锋护苍洱”等支部集体活动7次。
谋载体,系统化凝心铸魂。用实“大理市烈士陵园”“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和派出所“警粹园”劳动园地,通过重温誓词、上好党课、集体劳动等模式,引领全警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进一步增强派出所“向心力”和“凝聚力”。
严制度,规范化抓实管理。持续深化运用市局“针刺疗法”、四道防线、月隐患排查等制度严管队伍,扎实推进“零违纪”创建活动,落实廉洁警示“常常提”、纪律教育“时时学”、队伍管理“处处严”的工作要求。
聚品牌,特色化深度融合。深挖细掘“党建引领·五花斗妍”金招牌内涵实质,有机结合党建工作与旅游警务,因地制宜推出和打造“旅游快警”“田园警务”等旅游品牌,用最美“警”色守护大喜之洲。
以“新”为引导 打造“主防精准牌” 不断在践行职责使命上发力
打造古镇快警名片展现“新作为”。因地制宜打造“旅游快警”点,扎实开展古镇内社会面巡逻防控、群众救助服务等工作,让反应“再快一秒”,让平安“再多一分”,不断打造“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热情服务、文明执法”的“旅游快警”名片。自设立以来,累计投入警力967人次,先期处置警情124起,现场调解矛盾纠纷86起。
深耕细作田园警务增强“新本领”。深化“主动警务”,根据旅游高峰、平峰、常态调整勤务模式,及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在当好“活地图”的同时,帮助解决游客困难,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倾力护航旅游旺季焕发“新姿态”。根据喜洲旅游旺季的规律特点,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藏蓝”身影俨然成为游客领略蓝天绿野、四围稻香、青瓦白墙、石路街巷的喜洲苍洱画卷时的平安“警”色。
以“服”为核心 唱响“主防主旋律” 不断在厚植初心宗旨上发力
顺民意,架起“连心桥”。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安便民服务超市”,开展延时、预约、上门服务,运用校园、社区、客栈、旅游等警务服务微信群推送各类温馨提示及服务信息,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少排一次队。
听民声,打通“隔心墙”。突出民意主导警务原则,以“社区民警院坝(楼宇)协商会”“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为载体,通过警情回访、现场交流,广泛征求群众对派出所接处警、执法办案、窗口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暖民心,争做“贴心人”。在派出所接待服务大厅配置便民物品,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为群众及时排忧解难。今年以来,累计通过微信平台为群众解决问题697人次,开展走访126次,化解矛盾纠纷51起。
以“管”为根本 打出“主防组合拳” 不断在夯实基层基础上着力
严控风险隐患。依托“三融四共”机制,常态化构建“1+3+N”模式,运用“三联四步”工作法,让公安、司法、综治等部门“调解大联盟”合力实现矛盾纠纷“集中办、快速办、专业办”,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今年以来,累计联席综治维稳会议8次,协同化解矛盾纠纷7件,主动排查矛盾纠纷61起,化解59起。
严管治安要素。聚焦“人、地、事、物、组织”等社会治安要素,逐步培育“说好白族话,办好喜洲事”社区警务工作法,扎实推进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发动网格长、网格员、村级调解治保员及“红袖标”信息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户联防、邻里守望等活动。加大对辖区内单位、学校、快递网点等部位的安全检查力度,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处罚不按规定登记住宿旅客信息客栈,取缔擅自经营的客栈。
严打违法犯罪。始终保持对突出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严打重处各类违法犯罪,并根据辖区社会治安形势和发案特点,每周开展警情案件分析研判,做到“有警必接、有案必查”。
严防交通事故。盯紧辖区交通流量特点,抓好“一早一晚”勤务部署,切实提升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采取主动查纠、及时管理、积极治理“三位一体”的勤务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扩大交通管理的触角和范围,切实净化道路通行环境。
以“宣”为路径 传播“主防好声音” 不断在巩固平安步伐上用力
融入服务群众中。坚持把普法宣传融入公安工作接处警、警情回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环节要素,在派出所门岗、服务窗口备足宣传资料,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让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入脑入心。
融入氛围营造中。充分利用沿街商铺、银行、景区、学校等场所部位LED电子滚动屏播放宣传“正能量”标语;依托“乡村大喇叭”网络,分早中晚三个时段以“白语+”形式向喜洲镇54个自然村播报法律知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组织民警到辖区中小学扎实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以举办讲座、互动问答的方式向学生宣讲法律知识。
融入巡逻防控中。以“宣传+清查”工作模式强化对各类行业场所的监管,大力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人员懂法、守法、遵法的自我保护意识,全面规范各场所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