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公安局:构建快反体系 提升动态治安管控能
发布时间:2024-07-17  责任编辑:符晓

今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公安局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建设要求,以“发现快、启动快、到达快、处置快”为目标,深耕“1、3、5分钟”快反机制,全面构建快反体系,全力提升动态治安管控能力。

构筑街面快反“前沿阵地”

结合辖区实际,以城区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为重点,全面划分“1、3、5分钟”快反处置圈层,通过实地演练论证的方式在勐海城区确定设立屯警点5个、快反处置圈35个,精准部署巡逻车4辆、PTU武装处突单元1个、骑警单元9个,确保重点区域24小时全覆盖,构建“全警响应、相互支撑、高效联动”的快速反应网络。

根据城区社会治安形势,科学划定4条必巡路线,采取“车巡为主、步巡为辅”“日巡+夜巡”相结合的方式叠加巡逻,加大社会面巡防力度,延长巡防时间,延伸防控范围,全方位无死角布防。

实行机关警力支援派出所机制,警力常态化下沉参与巡逻防控、应急处突、社会治安整治等基础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警医、警校、警保联勤联动协同处置优势,全面发动保安、治安志愿者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治安巡防,形成专业防控、联勤联控、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按照“公安引导、社会参与、合作共赢”的模式,稳步推进公安智能化大数据建设应用工作,着力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打造高效快反“核心大脑”

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牵引,紧盯警情案件基本要素,搜集摸排重点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违法犯罪线索等信息,强化刑侦、治安等警种及派出所的协同配合,及时对相关线索开展核查处置,推动隐患动态清零。同时,根据社会治安形势,适时启动高等级情报研判机制,凝聚各警种部门力量,形成强大信息情报分析网,为指导相关警种有效化解风险隐患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

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指挥中心指挥中枢职能,选派21名有基层实战经验的部门领导每日轮流到接警大厅担任指挥长,按照指挥长先期指挥决策、指挥中心上传下达、现场警组处置的指挥调度体系,就近指令快接快处区域内各级巡逻防控单元和力量开展处置,并指令周边力量梯次增援,确保指令快速响应,现场快速处置。

以“降警情、控发案、保平安”为工作目标,落实以日、周、月为周期的研判模式,全面加强对警情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深度挖掘,掌握辖区警情高发类别、发生时间规律和区域分布特点,深入剖析高发原因,倒查治安防控漏洞,预测未来趋势,动态调整巡防警力部署,运行与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相适应的勤务模式,确保辖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锻造全能快反“尖刀力量”

以“建为用、用为战”为原则,完善应对突发事件预案11份,建立以30名特警为主要快反力量,局机关巡逻组、勐海派出所巡逻组、交警大队为辅的快反巡防单元,局领导靠前指挥,全程参与“常态巡逻、闻令快处”巡处一体化工作。同时,健全警力“梯次支援”模式,按照等级勤务要求,常态化备足应急处突力量,全面提升对各类紧急突发案(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

按照“练精兵、重实战、强技能”的工作思路,组织警务实战教官围绕突发案(事)件有效处置开展实景模拟演练培训,探讨交流现场处置过程中在快速反应、规范执法等环节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方式,形成学中练、练中学的良好学风。同时,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定期组织重点单位部门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与相关安保力量的协同配合作战能力。

结合基层派出所实战需要,分批次配发单警警械类、反恐防暴类、应急防护类、指挥通信类装备物资及执法执勤车辆,警用装备现代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提高了全警应急处突工作效率,为做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