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昆明市公安局晋宁分局新街派出所:“五字诀”让生态警务成色更亮
发布时间:2024-07-01  责任编辑:汪雨春

为了更好地保护滇池,近年来,位于滇池南岸的昆明市公安局晋宁分局新街派出所持续探索如何转变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捕鱼习俗。

 

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实施三年以来,新街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进“‘党旗红’引领‘生态绿’”“‘警察蓝’守护‘滇池清’”“红星护航,前哨新街”支部党建品牌,围绕“宣、巡、管、联、转”五字诀,建立立体化巡逻巡防、全方位群防群治、多元化共建共治三项生态警务工作机制。

聚焦基层基础,强化宣传效果。持续深化和落实“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发挥当地人熟悉水情、社情、民情优势,就地选拔招录精明强干的警务辅助人员,开展信息收集、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有效补充社区警务工作体系,引导所在村组移风易俗,针对涉渔问题做到严在日常、管在平时、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强化宣传,群众由不理解、不支持,变为理解和参与,共同守护鱼米之乡。

 

今年以来,新街派出所在沿湖村委会开展“十年禁渔”宣传发动2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十年禁渔”工作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聚焦立体化巡逻巡防,筑牢护渔安全屏障。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水域,建立24小时立体化巡查新模式,即采用无人机高空覆盖检查、视频定点观查、水面快艇巡查和实际走访调查等手段,优化巡逻巡查方式,推行“科技+人力”“民警+群众”“公安+行政部门”“派出所+业务大队”等模式,通过水上巡、岸上堵、市场查,形成协同联动、合成作战格局,织密“护渔巡防”一张网。

今年以来,新街派出所共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巡逻巡察20余次,打捞清理废旧渔网4张,劝退垂钓人员150余人,巡察湖岸线及河道200余公里,利用无人机巡察水域面积累计1800余平方公里。

聚焦治安管要素,强化社会管控。建立涉渔重点人员分级、重点区域分色管理机制,推动街道出台《涉渔重点人员分级、重点区域分色管理机制办法》,进一步压实属地村委会监管责任。

 

此外,新街派出所还注重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义务护渔巡逻队等社会组织,利用红袖标、春城治安志愿者、基层党员干部、治安网格员、保安员等组建村级义务护渔巡逻队,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强化涉渔隐患网格化管理,共同开展日常巡逻防范、邻里守望和帮扶教育等工作。

今年以来,新街派出所驻村辅警联合义务护渔巡逻队对涉渔人员开展走访教育帮扶300余人次,通过齐抓共管,非捕行为实现动态清零。

聚焦部门联动,强化联合巡查。新街派出所持续深化“河湖长+警长”机制,会同环食药侦大队,广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联合滇管、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开展集中统一收网联合执法行动,在警务实战中落实行刑衔接,打通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的信息壁垒,健全与行政部门的联席会议、联络员制度,在案件移送、技术支持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今年以来,新街派出所移交行政部门涉渔线索3条、罚款3人、行政部门移交新街派出所非捕嫌疑人1人、刑事打处1人,并对嫌疑人进行公开指认现场,对非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

聚焦退捕转产,引导渔民上岸。打击只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今年以来,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专项行动,新街派出所严格落实全警情回访机制和“码上评警”制度,结合普法宣传“六必进”工作,制作典型案例手册和宣传资料,开展“十年禁渔”及反诈宣传等教育活动,与群众交心谈心、面对面交流,在沿湖村落开展“十年禁渔”标兵户创建活动中,引导渔民上岸,协调村委会帮助禁渔退捕后无其他生活技能的部分渔民就地安置工作,通过鼓励发动一批、带动感染一片,实现由曾经的抵触者变为现在的理解者,努力让曾经的捕鱼者变成未来的“护鱼员”。

 

自“十年禁渔”工作开展以来,新街派出所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及村委会,就地安置上岸无其他技能渔民15人,解决渔民上岸后的生存难题,有效解决渔民退捕不彻底的问题。

滇池是长江干流金沙江流域的重点水体,保护好滇池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对提升长江流域生态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新街派出所将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自己的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