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24年巡护路 大山深处守猿声
发布时间:2024-06-14  责任编辑:符晓

随着太阳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来,云南省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群山沐浴在一片金色的朦胧薄雾中。在西黑冠长臂猿一声声高亢嘹亮的啼声中,沉睡的山谷渐渐苏醒。清晨6时,驻扎在山中的景东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5名民辅警,正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行囊,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景东县境内,生活着600余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2000年,景东县公安局安排专门警力守护这群可爱的小精灵,至今已有24年。民警每年进山巡护、执法办案平均20余次,每名民警平均每年要走2000余公里巡护路,一年穿坏10多双鞋是家常便饭。

6时15分,收拾好行囊后,民辅警和当地动物保护管理局的一名监测员一起,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走路时一定要小心,注意脚下。”大家相互提醒着,深一步浅一步走向大山深处。进山巡逻,追寻记录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发展,对于民辅警来说,是一场体力和耐心的挑战。他们要根据西黑冠长臂猿的叫声进行追踪、定位,准确寻觅、找到它们的活动位置。而无量山深处草木丛生、道路湿滑,民辅警往往需要2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地追寻,才算真正进入西黑冠长臂猿的活动地带。

经过20多年的磨炼探索、接力传承,民辅警已经掌握了各种各样的野外生存技能。比如,通过观察河水的流向,大家就知道前方是悬崖还是山谷。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感知,才能规避途中的风险。一次疏忽、一次错误的决定都有可能让大家陷入危险。

但即便再警惕,危险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有一次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打算抄近路,没想到刚走到中途,地势落差突然增大,脚一打滑就有可能发生意外。大家站在那里进退两难,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走过去了。”环食药侦大队教导员钟汝阳告诉记者,如果感觉路越来越难走,每往前一步都需要耗尽所有力气时,就意味着,离西黑冠长臂猿不远了。

10时许,民辅警一行抵达当地人俗称“大白崖”的悬崖处,这里山高谷深,古树参天。记者侧耳倾听,不时听到西黑冠长臂猿的啼叫声。大家来不及休息,把背包放在崖边一块大石头上,从包里拿出摄影摄像器材,陆续开展勘探、监测工作。

民警拿着相机小心翼翼往前移动,不远处的西黑冠长臂猿听到响动,并没有离开,似乎默认了民警的存在。长臂猿在树上嬉戏玩耍,民警在地上忙着调试设备,描绘出一幅“猿在山中游、警在林下守”的和谐画面。

随着夜幕降临,一天的巡护工作接近尾声。民警告诉记者,除了巡山,普法宣传和严厉打击非法狩猎行为也是环食药侦大队民警的日常工作。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民辅警进村入户、来到田间地头,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景东县公安局还不定期举行“老乡夜话”普法会,民辅警用大家能听懂的方式为大家讲法,让保护西黑冠长臂猿的意识深入群众心中。

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举报可疑盗猎人员,每次接到群众举报电话,民警都会到现场核实情况,有时会在几条重要路段蹲守到天亮。尽管都是一无所获,民警仍对群众的积极举报表示肯定,鼓励大家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共同守护西黑冠长臂猿的安全。

24年不懈坚守,景东县公安局每一名参与过巡护工作的民辅警,都能感受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以前大家走在山里,几乎看不到野生动物,现在越来越多的动物都敢靠近民辅警了。通过普法宣传,群众保护西黑冠长臂猿的意识得到了普遍提升,辖区未发生一起伤害西黑冠长臂猿的违法犯罪案件。

“我感觉我们的工作非常有价值。”民警高杰感叹道,未来,他们将继续记录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发展情况,宣传发动更多人保护好它们,用心守护无量山这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