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临沧市公安局微电影《小人物》幕后故事
发布时间:2024-05-16  责任编辑:符晓

失踪5日的罗某在洛党镇民警、治安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连续3个小时的搜救工作,终于在山间的深箐沟里被成功营救,罗雪玻眼泛泪光,向参加搜救工作的全体人员致以敬礼……上述片段来自临沧公安枫桥式派出所题材微电影《小人物》,该片由临沧市公安局组织摄制。

《小人物》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凤庆县公安局洛党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3个真实事件。

故事一

洛党派出所在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中发现,辖区熊某和郭某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熊某年迈体弱多病,郭某年幼且还在上小学,家庭十分困难。洛党派出所民警时常到老人家中,帮助老人解决“急难愁盼”的生活问题,并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从政策上给予关怀与补助。

故事二

洛党镇居民张某在接受反诈宣传后,误认为把钱存在银行卡里并不安全,于是将“私房钱”取出放在家中的暗格内。由于家中暗格较多,张某忘记存放在何处,于是报警称“钱丢了”。民警赶到现场后,否定了入室偷盗,并向张某询问实情才清楚,是个“别样”的反诈认知。民警向张某详细普及了相关反诈知识,张某也表示对反诈宣传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故事三

洛党镇琼岳村一名治安员发现有辆摩托车连续多天停在路边,告知村党总支书记和治保主任后,得知摩托车主罗某是独居生活,电话一直联系不上。洛党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组织民警、治安员、周边村民开展搜救,最终在一条深箐沟里找到昏迷的罗某。

制作属于自己的微电影

按照云南公安关于“新征程 新战力 新奉献”主题宣传创作活动的安排,2024年3月23日至4月5日,临沧市公安局新闻办经多轮商讨、多次研究、多方论证,最终确定了以凤庆县洛党派出所的“小人物”为原型,以发生在洛党镇的“小故事”为内容,拍摄制作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微电影,并挑选经验丰富的宣传民警组建起摄制组。

摄制组民警都没有拍摄微电影的经验,如何达到社会效果、艺术效果、传播效果的统一,成了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要体现人物的特点,要体现生活中的细节,要展现基层公安工作现实,才能真正打动人心。”经过多次研讨,摄制组民警达成了共识。

“场景要结合故事的实际、拍摄要用纪实手法、要最大限度还原居民的生活状态……”摄制组与从事基层公安工作、从事反诈工作的民警辅警和洛党镇居民聚在一起,出思路、想办法、搞创作……一轮轮头脑风暴,一个个策划方案,反复打磨剧本、完善剧情,编制拍摄方案、文案和分镜头脚本,期间累计开展创作采风13次、修改拍摄方案11稿。

拍摄:每个成员都倾情投入

剧本已定,摄制组全力以赴投入拍摄工作。

清晨的洛党是恬静而闲适的,一声鸡叫打破了这份宁静,两个农村妇女抱着母鸡开始争吵,洛党派出所所长罗雪玻调解两人间的纠纷,头顶的鸡毛缓缓飘下。就是这样一个8秒的开场镜头,摄制组拍摄了2个多小时。“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动物是不可控的。演员和母鸡来回过了十多遍,拍摄难度非常大。”参与拍摄的凤庆县公安局民警李莉娜说。

在最后一场搜救罗某的戏中,洛党镇琼岳村委会组织了50名村民参加拍摄。“当时天特别黑,演员也特别的多,为了拍出好的效果,导演科学规划11个场景,摄影民警连续跑了3公里,补光工作人员一站就是2个小时。”参与拍摄的辅警陈富国说。

在完成微电影拍摄时,主演、洛党派出所所长罗雪玻向参与搜救的人员敬了一个礼,眼泪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拍摄结束后,罗雪玻说:“看到村民全力支持我们完成拍摄,我差点哭了出来,这可不是演出来的。”

“我们的拍摄工作得到了洛党镇村民的大力支持,很多演员都主动要求再来一遍,是大家的努力才使微电影能够如期完成。”临沧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王汝波深有感触。

最终,这部由50人参演,剧本编排、拍摄创作、后期制作均由临沧公安独立完成的《小人物》,历时一周终于完成创作。

意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凤庆县公安局洛党派出所辖区共20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人。近年来,洛党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积极打造具有临沧特色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小人物》紧扣派出所民警这个主体,以三个简单的故事,展现洛党派出所心系人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作风,以及人民警察的义务、责任、使命,也真实反映了辖区群众的生活百态和认知感受。

《小人物》讲述的故事只是基层公安工作中的一个生动缩影。长期以来,临沧公安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推动了基层公安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盲目向精准的转变,取得了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民警自身受益的良好效果。

2024年,临沧公安将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高水平建设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