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边固防 > 正文
红河州河口县城关边境派出所:厚植为民情 深耕民生警务
发布时间:2024-10-29  责任编辑:汪雨春

一直以来,红河州河口县城关边境派出所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我真没想到这点小事,你们都那么负责”

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民警接到杨先生的一起求助电话:“我放在车里价值4万元的手表和玉石被偷了,请你们帮忙处理。”接到报警电话后,民警立即前往案发现场进行处置,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事发时间段调取了周边10余个监控录像,对该地过往人员进行排查研判,于当日锁定嫌疑人洪某。9月30日16时许,洪某从河口口岸入境,立即被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办案民警抓获,被盗物品悉数追回。

 

 

次日,杨先生将制作好的一面锦旗交到派出所民警手中,称自己原本对此案并不抱多大期望,没想到民警如此负责,很快为其找回了被盗物品并抓获了嫌疑人。杨先生对派出所民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连声称赞。

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始终聚力“破小案、快破案、解民忧、保民安”工作理念,紧盯群众关心关切的侵财类民生“小案”,把“小案”办理作为践行执法为民、关注保障民生、回应群众期盼的重要途径,以最快速度全力侦破、震慑犯罪,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河口城关所坚持“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动中备勤、快速反应”的工作模式,针对辖区社会治安实际,采取“步巡+车巡”相结合方式常态化对重点场所、部位开展巡逻防控,坚决遏制“黄赌毒”、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查处率。

“一次入户” 精准服务

“您好,我是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民警,麻烦您出示一下身份证件。”在河口城关所辖区街道,民辅警正敲门入户,逐户逐人采集并核对居住人员相关信息。为切实解决“面难见”问题,针对白天工作时间不在家的群众,民辅警充分利用晚饭后的时间以及双休日入户登记,做到“彼有闲时我上门”,确保采集不走弯路,提高采集效率。

走访中,社区民辅警通过错时上门逐户填写基本信息采集表,登记实有人口、流动人口及家庭成员的详细情况,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留死角采集。

“黄警官,如果主动上缴弹药会不会坐牢啊?举报别人有没有奖励?万一被报复怎么办……”民辅警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向群众讲解了涉枪爆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全力营造“缉枪治爆、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同时,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积极与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对跨境违法犯罪、禁毒等方面进行深入普法,并积极宣传群众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引导群众主动提供相关线索,提高群众打击整治违法犯罪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真正做到普法“入人心”。

“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我不识字,汉话也说不太好,你们来到小区,还用瑶族话跟我们讲法律,说的东西我就听得懂了。”普法宣传结束后,群众盘大妈这样说。

加强矛盾纠纷化解 排忧解难促和谐

“邻里间是否存在矛盾纠纷?家里有没有什么难处?”本着“矛盾纠纷无小事”的工作理念,社区民辅警每入一户,都详细询问矛盾纠纷情况,认真记录分析,准确把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动态,掌握引发居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及时展开化解处置。通过社区民辅警的提前介入,群众的闹心事、烦心事得到化解,防止问题发酵激化,有效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隐患”。

10月21日,值班民警接到小区一住户居民反映,因楼上住户家里管道问题造成自家屋顶持续滴水,与楼上住户多次沟通,两住户均称不是自家管道问题,双方情绪激动,导致协商陷入僵局,于是联系民警前来帮忙调解。为及时化解矛盾,民警协调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对该单元管道进行检查,最终确定是四楼管道出现问题,民警与四楼住户沟通后,联系维修人员及时进行了维修,随后在民警耐心细致劝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至此,一场因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成功化解,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理念,按照“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宗旨,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夯实社会维稳根基,提升辖区人民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

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将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际行动厚植为民情怀,深耕民生警务,真正把服务群众做到细处、实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真正感受派出所工作的速度与温度,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边境辖区环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