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典乡系德宏州唯一的傈僳族乡,傈僳族群众占全乡总人口的72%,辖区面积428平方公里,边境线长43.3公里,系全州边境线最长、面积最大、群众最分散、傈僳族最集中的边境乡(镇)。今年以来,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苏典边境派出所紧扣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和任务实际,探索打造“党建+”一体化品牌,催生主防战斗力,助推民族地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用赤诚警色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抓党建 强堡垒 以“坚定之心”把准前进方向
狠抓基本制度,用好班子建设“硬标尺”。狠抓“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及民主集中制等基本制度落实,推行党建责任清单、决议落实跟踪反馈等办法,压实“领头羊”责任。打造“诗蜜娃底”一线党建联合体品牌,狠抓主题党日质量,采取警地共融、效果评价办法,联合党委和政府、边检部门开展“感党恩、砺警心、担使命”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12次。
突出自身建设,当好担当作为“领头雁”。准确把握队伍内部、边境辖区安全稳定“两个基础”,推行书记讲党课、支部委员领学等学习制度,自觉开展政治体检,组织开展“学案例、知法纪、谈体会”“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如何提升新质移民管理战斗力”等大讨论活动16次,确保一班人带队伍、促发展、保安全的正确方向。
强化组织阵地,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源”。依托“两队一室”运行机制,命名“蜂鸟”“破晓”“晨曦”3个党小组并与边境联防所、4个村委会建立“互比提动力、互融强能力、互动聚合力”的“党小组+”工作模式,实现党小组实体化运作“1+1+1>3”的工作成效。
抓党建 强队伍 以“实干之心”推动砺警强能
优势发力,举好发展“指挥棒”。优化民辅警积星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坚持“每周之星”评比,建设“民警带您看苏典”文化长廊、“戍边践初心”党建宣传栏、“警苑之家”等党建文化阵地;坚持“花小钱办暖警事”,自主规划建设阳光果园、“枫警”鱼池、篮球场等,倾力打造苏典美丽警营。
突出重点,做对管理“运算符”。深入开展砺警强能示范创建活动,优化“五级包保”责任制,制定值班员“三级”日常监督管理责任制,抓实制度落实、警务活动、执法办案等全时段监督,用好“常态式纪法教育、直观式案例教育、谈话式提醒教育、助廉式家风教风教育”,教育引导队伍安全、向好发展。
融合优化,用足提能“工具箱”。打造“诗画苏典”群众性教育课堂,建立每周一课、日常讲评、警地协作等机制,推行“一线教育法”,采取“线上+线下”“边管+边检”联动模式,推动“每周一学法”微分享、仪式激励、纪法警示教育常态化,激发队伍干事创业“内动力”。组织开展“一警一故事”等系列分享交流活动16次,开展“三观”教育、“学法明纪、知规践行”等专题教育20次。
抓党建 促中心 以“奋楫之心”投身实践熔炉
答好主防警务“落实卷”。大力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背包警务,强化多元共治,健全“一村一警”、矛盾纠纷“一事一策”管控机制,推行“10联户网格”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不断提升边境辖区治安管控效能,基层基础工作连续4个季度考核为“优秀”。
答好服务发展“民生卷”。成立“诗蜜娃底巡防队”“红石榴背包警务队”,将警务触角延伸到辖区最前沿,推动辖区社会治理与民族村寨群众自治深度融合,民警一边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一边用情怀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及时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推出“24小时随到随办”“送证上门”等便民利企措施,建立“红石榴警务公益”平台,开展“千床棉被”公益暖冬行3次,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帮扶400余人次,受到辖区群众广泛好评。
答好品牌创建“特色卷”。坚持警地联创联建、共治共享,探索创新以“诗蜜娃底一线党建联合体”为引领、以“红石榴背包警务”为实践,以民族团结为主题、以“双语”普法为特色的“苏典品牌”。
今年以来,该所荣获云南边检总站“先进基层党组织”“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先进集体”“德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10名民辅警受到各级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