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边固防 > 正文
红河州河口老范寨边境派出所:“五个加强”助力辖区“五个提升”
发布时间:2024-10-15  责任编辑:汪雨春

为切实保障辖区和谐稳定和群众安居乐业,红河州河口县老范寨边境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主动适应社会治安形势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己任,以“五个加强”为切入点,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法律宣传法治引导

为增强辖区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群众的防诈拒骗意识。老范寨边境派出所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法律宣传和法治引导工作,组织民辅警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等各个角落,将宣传工作做到了每家每户。民辅警们通过真实案例,向群众详细剖析了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如假冒政府工作人员骗取土地补偿款、以虚假投资项目诱惑村民等。这些案例生动且贴近实际,让群众深刻认识到诈骗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在一系列努力下,辖区群众的防诈拒骗意识有了质的飞跃。一位村民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警察同志的讲解,才知道处处都要小心。”

 

 

加强社会综治力量整合

社会综合治理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老范寨边境派出所以公安机关为主导,通过“警民联动”机制,积极整合乡政府、村委会、单位等各方资源,纳入综治体系,构建起了一张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通过与老范寨乡政府沟通协作,组建了治安巡逻小组,巡逻小组在民警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配合开展辖区社会面治安巡逻工作。同时,派出所与辖区内单位建立紧密的联系,单位安保人员也成为了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力量。此外,派出所还建立了高效的信息互通平台,确保各方力量能够及时共享线索和信息,有效提升公安机关主导的群防群治效能。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整治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提升广大农村交通安全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和文明意识,减少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老范寨边境派出所结合辖区每周一次“赶集日”,针对瑶族、苗族等赶集群众相对集中出行的特点,联合河口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采取路面巡控、定点查检、集中宣教的方式,在大树塘、老范寨街赶集日开展三轮车、货车“严禁载人”标识喷涂以及交通安全宣传和劝导工作。结合近期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宣讲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注意事项,提醒驾驶员不要非法载人、不酒驾、不超速、不无证驾驶,引导大家自觉抵制乘坐超员车、农用车、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骑乘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头盔,将交通安全知识送至村民心中,让村民自觉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积极营造了全民参与道路交通管理的浓厚氛围。

 

 

加强校园安全立体防护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一个家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校园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老范寨边境派出所以筑牢校园安全为抓手,对校园里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呵护“小书包”们健康快乐成长。组织民辅警定期对幼儿园、学校的保安员进行反恐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上学、放学高峰时段的巡逻防控,严防各类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通过对学校的安全通道、视频监控设备、一键报警、安防设施以及来访人员信息登记进行检查,建立健全校园内部治安保卫制度。由民警担任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入校入园开展“开学第一课”“杜绝校园霸凌”等法治宣讲活动,围绕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生活安全等主题,让全体师生深刻了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如何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强化了师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防范意识,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提升了校园带动社会的大格局防控能力。

 

 

加强农村地区综合治理

时值金秋,正是草果、香蕉、菠萝等农作物成熟之际,老范寨乡的田间地头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社区民警在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以及辖区群众走访中了解到,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庄出现“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留守人员自我防护能力弱,给违法犯罪分子留有可乘之机。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老范寨边境派出所组织民辅警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护农行动”,为群众秋收生产保驾护航,针对各村组实际情况,增加警力投入,实施夜间巡逻制度,特别是农作物种植区和仓库周边加强巡逻频次,同时,向村干部提出防范工作要求,动员各村使用大喇叭、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共同宣传,提高村民的防范意识。对于农作物的守护而言,巡逻警力能够及时关注存储区域、运输路线等关键地点的动态,对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保持高度警觉,这样不仅可以阻止盗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还能起到强大的威慑作用,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下手。老范寨边境派出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群众的深情厚谊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忠诚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