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巡控队”激活主防效能
在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的街头巷尾,活跃着这样一支巾帼队伍:她们走千家、入万户,微笑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她们讲千言、说万语,用温情服务化解矛盾纠纷。这支队伍便是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章凤边境派出所的“女子巡控队”。
今年以来,章凤边境派出所坚持将深化“放管服”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持续巩固派出所“主防”战略,组建“女子巡控队”,用耐心细心、真心真情,做好辖区村寨便民服务、“汉语+少数民族语”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巡逻防控等工作,不断凝聚基层综合治理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日常工作中,“女子巡控队”队员在户政、内勤、宣传等岗位上发光发热。节假日期间,她们则迅速转变角色,积极参与辖区治理和治安防范工作,成为发现案源、反馈线索问题的“眼睛”和“触角”。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我来给大家介绍出入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这是该队民警用熟练的缅甸语向外籍人员开展普法宣讲的一幕。
3人精通缅语、3人精通景颇语、2人精通傣语,多语种人才集合发力,打破了普法宣传语言限制的局限性。通过消除语言的障碍,依托“城区集中宣传,村寨定点宣传”工作模式,零距离接触让群众更多地了解法律,将法律记在心中,引导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自“女子巡控队”成立以来,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40余次,定点上门讲解7次,开展节日安保宣传工作2次,帮助外籍群众60余次,联合调解矛盾纠纷30起,化解率达100%。
“红石榴背包警务”上门送平安
德宏州盈江县地处中缅边境,边境线长、山区面广、村寨分散、民族众多。
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盈江边境管理大队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探索推出“红石榴背包警务”,坚持把党的政策背进边境辖区、把法律宣传背进田间地头、把为民服务背进边境村寨、把民族团结背进千家万户、把平安使命背在肩上的“五背”警务工作模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平安送到群众家门口。
不出门证件就办齐了
一个背包、一台移动警务终端、一张警民联系卡、一本法治宣传册、一台便携式打印机、一块背景布、一包糖果……这是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勐弄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下乡走访的“标配”。收拾好东西后,民警背上包,深入辖区开展入户走访、法治宣传、上门办证等工作。
“太感谢你们了,不用出门证件就办齐了,真棒!”近日,民警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身份证业务,受到辖区群众的称赞和好评。
烦心事在小院里就解决了
矛盾纠纷是边境村寨平安治理的“晴雨表”,小纠纷牵动着大民生。
一天,民警在走访中遇到群众求助,称自家牛圈与邻居家的排水沟距离太近,一到下雨天,水就灌入牛圈,导致圈内积水严重。两家人多次商量未果,经常发生口角甚至肢体冲突。了解情况后,民警及时联系村委会等一起耐心调解。经过几次调解,两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我们两家人为这事儿闹得慌,民警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说法讲理,把烦心事解决在家里,真棒。”
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盈江边境管理大队8个边境派出所依托“红石榴背包警务”,将民族“乡音乡情”融入矛盾调解工作中,推出“红石榴联调工作法”,把调解室搬到村民家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烦心事、揪心事。
一面旗帜,一个背包,一心为民。“红石榴背包警务”在盈江边境辖区随处可见,广大民警将警务触角延伸到辖区最前沿,努力将警务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下一步,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将延伸警务触角,做优便民举措,推动基层治理难题“就地解决”,聚力探索边境“平安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