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2024云南·元谋第八届蔬菜种业博览会”开幕,并为“中国种子协会高原南繁分会”和“云南省种子协会(元谋)麦类分会”授牌。
近年来,楚雄州元谋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农业、种业司法保护和服务机制,运用大数据思维,找准企业、种业、环境三大保护要素,大力开展果蔬种业生产经营性法律服务,以法治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布好“先行棋”
建立“数智楚雄·元谋县检察院服务现代农业数字中心”,全面整合检察机关自身“四大检察”业务数据中涉农业、种业保护的信息数据,融通政务网络“两法”衔接平台、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等相关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管、许可、备案信息数据。
在“数字元谋”App等平台搭建检察法律服务模块,面向全县征集涉农涉种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线索举报、反映信息数据。实现多平台、多部门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数据采集、比对、分析、可视化等信息化技术,提升法律监督职能,为农业、种业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抓手。
走好“关键棋”
通过“数字元谋”App及元谋官微进行线上问题收集,走访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企业问需会等线下问题收集方式,建立了4个法律需求数据库,全面掌握企业法律需求并分类,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工作职能,分析研判处理方案。组建服务团队,28名干警积极为全县47家龙头企业(16家农业、种业企业)提供精准的“一对一”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56场次,现场参与涉企纠纷调解8次。联合县工商联召开“检察护企”工作联席会1场次,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开放日,邀请企业家代表参加企业问需会2场次。
元谋县法院在蔬菜种业公司设立“蔬菜种业法律服务点”,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主动询问企业的经营状况及面临的法律困境,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时予以提示,并给予专业的法律意见,引导企业规范经营。
谋好“长远棋”
元谋县检察院有效衔接民事监督、行政执法、公益诉讼与刑事司法,制定“元谋检察种业保护十条措施”。刑事检察依法加大对“涉粮”职务犯罪等打击力度,民事检察畅通涉种案件诉求表达渠道,行政检察充分履行对种子经营的监管职责,公益诉讼检察及时通过检察建议、诉前磋商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实现全方位种业保护。联合县工商联制定《关于健全完善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在蔬菜种业公司、种子科技公司挂牌成立“元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示范点”。
元谋县法院制定印发《元谋县人民法院涉果蔬种业案件审判流程运作细则(试行)》和《元谋县人民法院果蔬种业巡回审判工作实施办法》等规定,进一步规范涉果蔬种业类案件的专业化、精准化审判活动。对涉果蔬种业种苗等领域纠纷,简案甄别、分流,健全多元解纷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优化果蔬种业交易的营商环境。
落好“制胜棋”
深挖信息数据内在联系,把监管漏洞“补起来”,创建“元谋种业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法律监督应用模型”,建立6个动态数据池,通过数据碰撞分析获取违规制售种子企业名单、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套牌侵权、行业监管漏洞等知识产权法律监督线索。
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开通“企业服务窗口”,优先受理涉企控告申诉、优先办理涉企案件、优先处理涉企维权诉求,包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持续深化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检察工作,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损害公司利益的犯罪案件,开展“刑行反向衔接”,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