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聚焦主责主业,落实落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工作责任制,积极推动检察履职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实现检察工作全员普法、全程普法,不断推进普法宣传工作走深走实。
播撒法治种子,护航青少年成长
以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抓手,深化“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打造“小吉象”未检工作品牌,以“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禁毒防艾”“强制报告”“强边固防”“反恐防诈”等为主题,深入全州各级校园,开展“菜单”式普法宣传30余场次,着力提升州域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将长效机制建设作为普法工作的基础,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的实施方案》,推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聚焦法治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以乡(镇)学校、涉案学校为重点开展法治宣讲,补齐乡村地区未成年人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短板弱项。开展“检教同行 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并邀请全国、省、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基诺乡中心小学共4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通过讲解、视听、体验、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零距离”了解检察工作,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里。
检察护企护民生,精准普法促发展
结合“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通过微信公众号、普法直播等线上平台,发布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10余次,进一步做实做优检察为民。把深入企业普法宣传、为群众普法解忧作为办案的延伸一体推进。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勐腊县人民检察院与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在放流现场向案件当事人释法说理,阐述非法捕捞的危害及后果,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主动参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围绕民法典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法律问题,检察人员制定普法菜单,通过线上直播、现场宣讲、游戏互动等方式,深入乡村、企业、学校开展普法。
沉浸式宣传入基层,普法强基补短板
依托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队、“云小普”志愿者、青年普法团队等普法团队,结合检察办案履职过程,制定《2024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结合“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傣历新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进村入户、定点宣传、巡回法庭、增殖放流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做好以案释法、矛盾化解、校园安全、缉枪禁毒、防范电诈、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普法宣传。通过一系列一线普法宣传活动,确保工作力量“沉下去”,推动普法成效“提上来”,将普法宣传嵌入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造普法新“高地”
用好新媒体宣传平台,先后打造景洪市人民检察院双语直播普法、勐海县检察院“察言观案”普法节目、勐腊县检察院“茶余饭后”普法节目等线上普法品牌,以案释法,传播法治知识和法治声音,提升检察普法质效。直播普法深入人心,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普法直播活动,办案检察官登台讲述,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做客直播间,观看人次达数百万。主动延伸检察服务职能,通过沟通协作,在乡(镇)和社区、企业开设150余个法治学堂,及时发布普法宣传相关知识,并通过“两微一端”及150家法治学堂联络员,将视频链接发给各村寨,让广大群众增强法治意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拍摄制作宣传视频。其中景洪市检察院拍摄的短视频《跟随检察官,沉浸式探秘万物共生的“雨林方舟”》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的全国检察优秀网络作品征集展播活动“正能量作品”称号;短视频《防不胜防》在云南省检察机关“三微”征集展播活动中获评“优秀短视频”。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西双版纳州检察机关立足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不断加强法律监督工作,认真履行普法主体责任,以检察普法工作,着力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