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监督评价回访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持续推动监督评价回访工作见行见效,聚焦“五个着力”,奋力书写监督评价回访工作“新答卷”。
聚焦思想认识,提升工作理念。西山区检察院始终把思想发动作为前提,引导检察人员深刻认识“为谁服务、受谁监督”,深入推进“阳光司法、能动检察”,自觉主动邀请评价,出台32条规范化接待标准,检察人员服务主动性明显提升。
聚焦作风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始终把高效办成每一件事作为重点,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刑事案件退侦、延期比例进一步下降,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办案用时批捕案件缩短半天;认罪认罚案件起诉缩短4天;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缩短5天;未成年人综合履职缩短9天;持续推进律师阅卷网上办理,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
聚焦流程优化,加强质量管理。始终把提高办案质效作为核心,坚持抓整体、促提升,针对458件案件推行案件质量全链条管理“四张表”筛查,对58件案件开展优质法律文书、检察建议评比,对150件案件开展流程监控。以系统思维提升检察业务管理水平,落实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管权。
聚焦诉求回应,强化纠纷化解。始终把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关键,着眼群众信访问题,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全流程闭环管理,画好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前端抓防控,常态化开展“六类风险隐患”排查18次;中端重规范,信访件100%做到七日内受理答复,三个月内办理结果答复;76件案件以高质量听证促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末端管长远,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包案化解和下沉接访,信访件实现案结事了。
聚焦检察为民,做实民生实事。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根本,确定31项任务清单,深入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利剑护蕾”三个专项行动。在重点企业设立检察服务e站,主动“送法上门”7场次;设立“纾薪”工作室,帮助122名农民工讨回薪资295.75万元;聚焦“飞线充电”、噪音污染、食药安全等领域,立办公益诉讼案件48件;对34个被害人家庭开展司法救助;在诉讼各环节对涉案未成年人全覆盖开展特殊帮扶教育,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助教育115人次、亲职教育89人次、心理疏导25人次,最大程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围绕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等主题开展普法活动22场次,覆盖人数2万余人;设立“春蕊之光”社会实践工作点和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以检察履职力度提升民生司法保障温度。
下一步,西山区检察院持续深化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厚植为民初心,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细化实化各项目标举措,发现并缩短检察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