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总有一束光 伴你少年行——昆明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18  责任编辑:汪雨春

今年以来,昆明市深入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积极探索推行“三坚持三突出”工作法,从源头上预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持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织密“法治网”“平安网”,让每一朵“花蕾”都能在安全健康、充满关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把手”工程推动全市治安环境净化提质

“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彩票;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销售管制刀具;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2024年6月18日,云南省多部门联合发出《关于依法严厉惩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及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通告》,明确了经营主体和个人的七条禁令,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市各县(市、区)迅速行动,以五华区为例,辖区278所中小学幼儿园共有学生17.6万人,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深入推进“平安2024”专项行动,并迅速统筹内部警力完成278个校点警力部署、23支应急力量组建和23个“1、3、5分钟”快反区域调整,每个点位至少有1警1辅,日均出动警力不少于1700人次,快反增援警力3分钟必达。

  

此外,五华区“校安委”“交安委”“平安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定期联席会商机制,增强公安与教育体育、市场监管、城管等成员单位合力。依托乡镇(街道)“2+3(1)+N”机制,开展涉校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和源头化解,将涉校涉生安全隐患纳入“七个闭环”管理处置,实现纠纷隐患逐一化解清零。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对昆明市校园及周边集中整治行动中,全市共确定整治区域5180个,开展联合整治257次,对周边商户开展告知工作8521家次,并对全市160家文身店面进行专门检查,对其中已安装视频监控的148家开展常态化视频巡查,有效推动全市治安环境净化提质,保障中小学校园平安,形成整治一点、固化一片、带动全域提升的良好治理成效。

昆明市坚持统筹为先,突出系统推进,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将预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市委政法委组织成立工作专班,研判工作形势、厘清工作重点,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问题解决。

在扎实推动问题解决的同时,梳理出重点任务和重要案件工作清单。今年以来,已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追究相关责任人25人,对行业场所进行警告、通报批评8人次,罚款、没收违法所得26.6万元,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23次,吊销许可证照1家,行政拘留3人,实现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全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学校和家庭尽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

  

全方位出击最大限度消除不良因素

昆明市坚持预防为主,突出关口前移,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入手,最大限度消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

  

在家庭教育环境方面,昆明市发挥“两令一书”作用,全市政法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出督促监护令280份、家庭教育指导令41份、责令严加管教通知书1755份,督促指导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市1727名儿童主任兼任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专员,依托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阵地,对符合临时监护条件的儿童做好临时监护和救助保护。市、县两级积极开展学雷锋暨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和“情暖童心”“把爱带回家”“心之春”等行动,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

  

在学校内部环境方面,昆明市对风险隐患进行闭环动态管理。持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劝返疑似辍学学生619人;严把教师队伍入口,教职员工准入查询率达100%;全市中小学100%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案例警示教育,教育学生防性侵、防欺凌、防诈骗。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已100%配备“法治副校长”,累计开设“法治教育主题班会”86712班次、“家长法治教育课堂”8949场次、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活动6660场次,累计45.93万余人次参加。

在社会服务环境方面,昆明市积极开展闲散未成年人就业创业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就业帮扶604人次。市、县、乡三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累计服务青少年9636人次,服务时长2.5万小时,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在文化网络环境方面,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电竞酒店、民宿等进行处罚。同时,深入开展“清朗·云岭净网”行动,全面清理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违规信息,依法惩处利用网络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昆明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扎实推动预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以“六位一体”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力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