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法强基补短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理州剑川县紧紧围绕既定目标,持续加大普法力度、创新普法方式,紧扣普法工作短板弱项,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提升普法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全县各相关部门争先创新,深化普法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分色管理”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在全县总结推广老君山镇“分色管理”经验做法,将矛盾纠纷当事人和重点服务管理人员根据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分为简易、普通、疑难三类,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格包保”化解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发现、早稳控。
“自治强基”打造社会治理“主力军”
创新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机制,加强平安护村队、平安护校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创新开展“法德相随”主题活动,引导各村(社区)建立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一约三会”。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社区)、村民小组四级调解网络,成立了诉前委派调解中心和县级行业调解委员会,组建了覆盖93个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成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23间。
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相衔接,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甸南镇朱柳村针对农村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等情况,探索成立“五老乡贤”调解团,综合运用法律、村规民约、乡土人情等,第一时间介入矛盾调解,妥善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2023年以来,全县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
“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剑川县把党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网格化管理中的骨干作用,扎实开展“化网、定责、明格”,推动网格员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实现“支部建在网格上”。
近年来,沙溪镇全镇网格员以“镇党委—村党总支部—网格党支部”三级党组织为支撑,以网格员为主体,智慧系统为助攻,归纳旧有矛盾特点,总结新型矛盾形式。2023年以来及时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0件,调解成功率100%。同年,剑川县首批州级命名的“枫桥式”司法所在沙溪司法所正式挂牌,沙溪镇获评“云南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和“大理州先进‘枫桥式信访室’平安特色小镇”。
“点单式普法”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创新策划“点单式”普法活动方案,通过前期调研与需求收集,全方位、多渠道了解群众关切和诉求,围绕身边事、生活事、日常事展开,让群众根据需求“点单”,县司法局接单后统一“派单”,对接相关部门组成普法宣讲团完成“送单”。截至目前,全县接到“点单”18份,完成“派单”18份,实现由“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式普法,向“你点我讲”的交流式普法转变,充分尊重和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利剑护蕾”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持续深入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落实落细,凝聚“护蕾”合力,剑川县委政法委牵头制定《剑川县2024年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组织教体、公安、卫健等部门,成立专项整治组,分组深入到各乡(镇),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通过抓实校园安全检查、抓好社会环境检查、抓牢安全宣传教育为“三大抓手”,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先后对全县100余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就校园及周边“治安、食品、交通、文化环境、噪音、安全隐患”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联合检查、综合整治,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强整治、合力“护蕾”助成长的良好机制,为各学校营造安全、安定、和谐的学习环境,努力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四个聚焦”助推普法工作提质效
聚焦重点群体、重点问题精准发力,打好专项普法“攻坚战”。牢牢把握命案防控重点,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要求,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梳理各乡镇问题清单,制定工作计划,分级分类做好调处化解和疏导稳控工作。
聚焦重点领域,打好专项普法“精准战”。围绕第三轮重点任务,针对心理防范意识薄弱的老年群体,初中文化以下、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村青壮年,农村机动车驾驶群众等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一对一送法上门”专项普法,精准锁定普法重点对象。
聚焦目标协调联动,打好专项普法“整体战”。死死盯住“三下降一扭转”和未成年“双下降”目标不动摇,充分调动各“参战”单位形成政法主战、专群结合、五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聚焦责任强化担当,打好专项普法“阻击战”。各相关部门勠力同心、共同发力,确保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各项目标任务在基层落实落细落小落到位,不断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