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普法、调解、培训,“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有点忙!
发布时间:2024-10-09  责任编辑:符晓

“综合宣传组今天在西川乡沙力村开展院坝普法,晚上七点开展网络普法直播。”“婚姻情感及邻里纠纷普法组在跑马坪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城市建设及征地拆迁普法组在大兴街道调解矛盾纠纷。”……这是丽江市宁蒗县“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的日常。普法、调解、培训……他们齐头并进,用行动描绘了一幅幅平安和谐的法治画卷。

娓娓普法音,阵阵润民心

雨后的西川乡沙力华新村,云雾缭绕,宛如水墨仙境,宁蒗县“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的创建人毛建忠带着他的团队,与华新村的乡亲们围坐在一起,用彝语娓娓讲述着自己成立双语普法工作队的故事,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

毛建忠将法治文化与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将烦琐的法律条文转化成群众生活中的小故事,结合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使用权等法律问题,向大家普及法律知识和维权途径,同时还给大家发放“宁蒗县普法强基法治便民卡”,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今年以来,“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室”在普法时针对基层群众的纪律意识、移风易俗等进行宣讲,引导基层群众传承良好的家教家风,依法依规办事,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细细调解语,点点化干戈

宁蒗县跑马坪乡一女子李某某(化名)于2019年与永胜县张某(化名)恋爱后按照民族风俗举办婚礼,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同居期间育有一子。永胜县在2024年婚恋家庭纠纷排查过程中,排查出李某某与张某在浙江务工期间常年吵架,有较大的风险隐患,经过永胜县各级综治中心的调解,李某某回到永胜照顾孩子。今年5月,张某的父亲到永胜县某乡镇综治中心反映李某某已离家出走失联,由于其娘家亲属拒绝配合,张某的父亲情绪较激动,扬言要以命相搏。

收到永胜县《关于协助化解处置婚姻家庭纠纷的函》后,宁蒗县跑马坪乡综治中心立即响应,积极组织乡级“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到李某某娘家开展普法宣传。经过近5个月15轮次的释法明理和耐心疏导,9月24日,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由于未办理结婚登记,两人解除同居关系,孩子由男方抚养,女方退还彩礼及支付抚养费8万元,双方家属握手言和。一起可能因家庭矛盾引发不安定因素的案件,经过普法工作队和各级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耐心细致的劝解,最终以调解的方式得以化解并当场履行,法律的公正与柔情交相辉映,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谆谆培训声,步步筑基石

“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以培养群众身边“素质优、带不走、用得上”的基层普法队伍为目标,积极下沉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基层队伍培训24场次,进一步规范基层行政执法行为,筑牢基层法治建设的基石。

在宁蒗县跑马坪乡,普法工作队员杨林围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职责范围、执法程序、执法文书制作及文明执法与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让基层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到了紫玛街道羊窝子村,杨林又转变思路,通过分享自己日常工作中参与调解的典型案例,解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调解方式,并强调在掌握好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前提下,要灵活运用摩萨调解、乡贤调解等方式,努力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以达到调解效果的最大化。

今年8月,宁蒗县“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正式被确定为宁蒗县“一县一品”,各乡(镇、街道)“毛建忠双语普法”中队确定为“一乡一队”,这支350人的队伍立足“普法+调解+培训”职能,把法治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从源头发力,有计划、有重点地深入推进专项普法工作,走出一条独具宁蒗特色的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