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大理州祥云县全民健身中心逐渐热闹起来。走进中心广场,一股浓浓的法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造型别致的宪法宣传栏、木雕镂空的法治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的法治名言警句、历代法治文化名人展牌……一石一椅、一栏一牌,美丽的风景中,处处彰显法律的神圣与尊严,让前来游玩散步的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近年来,祥云县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多层次推动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空间,增添形式多样的普法载体,将法治理念和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让广大群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使法治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法景”融合,打造家门口的普法阵地
“我们每天来这里拉二胡、吹笛子、唱歌,休息的空当还能学到很多有用的法律知识。”在宪法宣传主题公园观看法治宣传栏的群众杨大爷说。在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内,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法治元素。主题标语铁艺烤漆造型醒目而富有创意,引领前来游玩的群众步入法治殿堂,让群众在休闲中增长法律知识。法治宣传长廊则成为群众学习交流的好去处,防腐木椅子与长廊相得益彰,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普法亭里的法治牌匾和宣传画,更是将法律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文旅融合,点亮乡村振兴底色
刘厂镇王家庄社区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每年到这里参观旅游的人数多达2万余人。2022年,该社区被省普法办确定为云南省“八五”普法工作联系点。2023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祥云县探索“法治+文旅”新模式,设立法治宣传栏、绘制“法治水规”故事墙体画,将法治元素融入红色文化、红色故事中,做到宣传教育功能与观光游览休闲功能互为依托,成为群众获取法律知识、感受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
多元融合,精准普法浸润人心
围绕重要时间节点,依托法治文化阵地,大力实施主题普法宣传工程,围绕宪法、民法典宣传等,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演出、“面对面”法律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系列普法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增加群众与文化阵地的互动频率,提高法治文化阵地的利用率,让法治文化阵地看得见、摸得着,真管用。
截至目前,祥和广场、全民健身中心、玉波湿地公园和王家庄、松梅村、前所法治公园、广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祥城镇二中学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祥云四中青少年模拟法庭持续运行。